聚焦漯河食博會 食企老總現場說“食”解字
編輯:子驍 發布時間:[2012/5/18 9:16:45]
5月16日下午,作為第十屆(漯河)食品博覽會活動之一的食品工業經濟運行信息發布暨高層論壇正式開講。活動現場,嘉賓說“食”解字,認為“食”字由“人”和“良”組成,食企就應給人做良心活兒。
規模以上食品企業達31735家
論壇請來了中央電視臺主持人陳偉鴻對話嘉賓,到會的嘉賓有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原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兼新聞發言人姚景源,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熊必琳,北京匯源飲料食品公司董事長朱新禮,美國瑪氏有限公司亞洲區總裁李宇和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
熊必琳現場發布了2011年食品工業經濟運行情況綜述和2012年季度食品工業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規模以上食品企業31735家,實現現價食品工業總產值78078.32億元,同比增長31.6%,從業人數達268.2萬。、健康等消費觀念不斷提高。
姚景源則指出,現在經濟面臨的突出問題是經濟的下行趨勢和物價不斷上漲的矛盾,可以將經濟下行的壓力轉變成提高增長的效益和質量來抓。
食品問題不只存在于
當下,食品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如何做好食品工作?在這次論壇上,企業老總們各自闡述了自己的見解。
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在此次論壇上首次曝光了雙匯瘦肉精事件背后的故事。雙匯去年的收入從70億元一下縮水到了30億元。為徹底杜絕瘦肉精,雙匯打造了自己的檢測標準,雖然為此一年就要多增加開支一個多億,但萬隆認為很值,因為“做食品企業,就要做工業化、規模化、現代化企業,做良心企業”。
美國瑪氏有限公司亞洲區總裁李宇認為,食品問題不只存在于,“建立供應商管理體系是個好的選擇。與供應商簽訂供應標準、經常去供應商那兒審查商品、與供應商形成一個良性互動,對于食品都有很大幫助。”
匯源果汁董事長朱新禮認為,做企業不能心急,若企業有一點問題,整體都會有問題,倒不如一點一點把企業做扎實。
食企老總現場說“食”解字
來到《說文解字》作者許慎的故鄉,主持人也為各位老總出了道應景的題目:當場說出對“食”這個字的理解。
萬隆沒有含糊,隨即解釋起來:食由“人”和“良”組成,說明食品工業是道德工業和良心工業。基于此,雙匯會繼續做好肉類加工,吸取以往的教訓,將它做大做好。
朱新禮則用20個字解釋了“食”良好的飲食知識與習慣,人類美好的幸福與健康。他說,以前都說民以食為天,但由于飲食不規律和不良的生活習慣,使病從口入。建議今后食博會建立一項健康知識論壇。他的回答贏得了全場觀眾熱烈的掌聲。
美國瑪氏有限公司亞洲區總裁李宇首先介紹了企業的產品德芙巧克力、士力架、箭牌巧克力,他解釋的“食”同樣是以人為主良好的生產規范要由人來操作,這樣才能保證產品質量。
姚景源則錦上添花地指出,人從吃飽、吃好到吃健康的轉變,是改革開放的成果,也見證了食品工業的發展。
相關標簽:第十屆(漯河)食品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