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經銷商,如果廠家能給予一定的市場支持,那無疑是如虎添翼、錦上添花。不過現實總是很骨感,很多廠家對經銷商的市場支持并不充足。這時候經銷商光是抱怨是無濟于事甚至會對廠商關系起到消極的影響。那么經銷商怎么做才能得到廠家的青睞和支持呢?下面,小編就為您解答經銷商如何爭取廠家支持的問題。
廠商不給促銷支持的原因
經銷商的所在區域尚未形成消費習慣
例如東北的經銷商承接了浙江的一個黃酒廠的產品經銷,由于東北的黃酒習慣尚未形成,廠商的市場支持投下去,短期內是沒法迅速培養出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的,出于成本和收益的考慮,廠商自然是不大可能投入市場支持的。
經銷商主動上門找的廠商
一般來說,經銷商主動上門找廠商,絕大多數都是因為看中了廠商的產品,作為廠商,既然是經銷商主動上門來找產品,那么我也只有提供產品,又不是我廠求你經銷商,市場支持也就沒了。
廠商為了簡化手續
一些廠商為了簡化市場投入的核算手續,干脆直接把相關的市場投入費用折入到價格里,也就不玩那些高舉高打的手段(所謂高舉高打,就是故意拉高產品售價,然后從虛高的價格里調出部分費用進行市場投入)了。
怎么向廠家爭取更多支持
要促銷,先承諾
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因此,在申請促銷時,要采取換位思考,即站在廠家的角度來評判和看待促銷,注意在促銷過程中權利、責任與義務的對等關系。要知道,那種只顧自己,不考慮廠家得失的促銷注定要遭致廠家反對和抵制的。
明確促銷中的責權利
通過明確促銷雙方的責權對等關系,代理商就可以更好地取得廠家的信任,從而讓廠家能夠“錢”傾一方,更好地運作和拉動市場。同時,通過明確自己的銷售目標和責任,也可以讓代理商化壓力為動力,從而更加出色地做好市場促銷。
促銷一定師出有名
一些代理商的促銷有時之所以在廠家面前通不過,從而不能夠更多地爭取到一些促銷政策,往往跟促銷的理由不太有很大的關系。
因此,要想讓自己的促銷一路綠燈地獲得企業的批準,就必須讓促銷“師出有名”,比如打壓競品、鞏固市場、拓展市場等等。
重視促銷申請形式
有的代理商在打給廠家的促銷申請的表述中,往往形式太過于簡單。類似于“由于某市場競品舉行促銷活動,對本品沖擊很大,造成銷量大幅下滑,因此,為了進行有效抗擊,需要申請……”,其實,象這樣的“三句半”式的促銷申請一般是很難引起廠家的領導重視,并很快就可以給予批復的。促銷申請一定要有條有理,讓人看了感覺非常規范。包括:促銷的背景、促銷的目的、促銷效果、促銷時間、促銷的地點、促銷形式、促銷階段和內容、促銷預算等等。
巧妙的表達自己的不滿
無論廠家的行為多么令人討厭,在溝通時都要“先揚后抑”和講求互動,除非你決定要“炒掉”廠家。也就是說,作為經銷商在抱怨和指責廠家之前,首先要懂得貶抑的技巧與學問,要學會揣摩人的心理,懂得先表揚后批評的好處。
廠商不給支持時該怎么辦
搭現有產品的順風車
產品的市場費用充足,軟硬件資源一般也較為豐富,其中有些資源完全是可以與無費用產品一起來共享的,從而起到減低無費用產品經營成本的作用。例如,把無費用產品的進場費劃歸到產品的費用預算里上報給廠商,爭取與產品共享運輸工具(產品的單筆配送數量一般不會太大),化利用產品所創造的客情基礎,在市場進入的初期,還可設法調用一些產品的贈品。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經銷商得提前與產品的廠商業務人員表明態度,聲明所引進的無非用產品與產品不在一個層面上,無費用產品的銷售不會對產品產生多大的影響。防止引起產品的廠商業務人員的警覺,從而對相關的資源調用嚴加控制。
發動群眾的力量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在遇到新問題時,發動群眾是很有必要的。經銷商老板可把無費用產品在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全部列出,向全體業務人員進行有獎解決方案的征集活動,幾十個腦袋同時來想事情,效果自然要比老板一個人絞盡腦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