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9/1)·2022第十三屆上海國際餐飲食材博覽會參展費用介紹
- (2021/9/1)·2022第十三屆上海國際餐飲食材博覽會參展范圍介紹
- (2021/9/1)·2022上海餐博會——搭建交流合作平臺,助推產業健康發展!
- (2022/5/13)·2022上海餐博會有哪些展品?專業買家有哪些?
- (2022/4/2)·2022第十三屆上海國際餐飲食材博覽會·專業買家
- (2022/3/2)·讓食品流通順心,讓食物消費安心!2022第13屆上海餐博會定
- (2022/2/10)·2022國際火鍋美食博覽會,“滬渝穗”三場展位訂火啦!
- (2022/1/20)·2022上海餐博會將會邀請哪些專業買家?
- (2022/1/19)·2022上海餐博會展館在哪里?怎么前往?
2022上海餐博會再劃預制菜元年,將于11月3日再聚深圳16萬平健康餐飲盛會
從2020年開始,預制菜行業開始“火起來”,入局的企業眾多,資本也紛紛涌入,僅2020年預制菜企業就新增了1.33萬家。但真正在消費端熱起來,還是在2021年。2021年9月23-25日的上海餐博會成功舉辦。預制菜企業大放異彩!
2021年,預制菜賽道繼續升溫,成長為食材產業的新風口。“2021年是真正意義上的預制菜元年。”談到即將過去的2021年,將于2022年9月23日再次舉辦的第13屆上海餐博會組委會這樣說。
2022上海預制菜產業博覽會暨上海預制菜產業大會
時間:2022年9月23-25日 地點:上海世貿展覽館
目前上游專業的預制菜生產企業約2萬家,平均年銷售額在1500萬左右。
預制菜在產品標準化、降低損耗、減少廚師和切菜小工、節約廚房操作空間與提高出菜效率等方面,均有良好的表現,對提高餐飲企業整體盈利能力有很大幫助。很多高-檔連鎖餐廳有60%以上的菜品是預制菜,國內已有超過74%的連鎖餐飲企業自建了中央廚房,其中超過半數的餐飲品牌在研發標準化成品及半成品。
今年4月份,味知香正式登陸上交所主板。在其上市的同時,也預示著一場消費新業態的浪潮,已然開始席卷整個餐飲行業。幾乎與味知香同時,一眾名企也在預制菜領域摩拳擦掌。市場對這些預制菜食品接受度極高,甚至引起央視財經的注意與報道。同時,生鮮即配平臺,也紛紛提高在預制菜上的投入力度。
2000年后,深加工的半成品菜企業開始涌現,但由于條件不成熟,行業整體發展較為緩慢。直到2014年,預制菜行業在B端步入放量期。到了2020年,C端的預制食品也開始迎來消費加速期。預制菜市場高速發展,在服務了消費者的同時很好地為商家降本增效。目前我國預制菜行業市場規模約為2100億元,到2025年行業規模有望增長至6000億左右,銷售渠道85%以上集中于B端,總體看目前還主要是一個ToB的生意。我國預制菜市場主要包括4類:冷凍生制、冷凍熟制、冷藏生制和冷藏熟制。頭部連鎖餐飲企業中預制菜使用比例已經較高。真功夫、吉野家、西貝、小南國等連鎖餐飲企業預制菜占比高達80%以上。
預制菜市場增長驅動力主要包括餐飲連鎖化率和外賣滲透率的持續提升。國內連鎖餐飲收入占餐飲市場比例(餐飲連鎖化率)逐年增加,而連鎖餐飲出于統一出品品質、保證出餐速度、改善成本結構(去廚師化)等目的,增加了對預制菜品的需求。另一邊國內外賣滲透率在不斷提升,同樣出于提高出餐速度、降低成本等因素,對預制菜的需求不斷增加。
預制菜可以有效改善餐飲企業成本結構。餐飲使用預制菜,原料采購成本會增加,但降低了能源成本和人工成本。其中,人工成本從20%以上降到10%左右,能源成本則可以降低一倍。
預制菜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仍有許多痛點亟待解決。
難以契合不同地區消費者口味。
受原材料價格影響較大。
部分菜品口味復原存在難度。
預制菜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從發達國家預制菜行業的發展情況來看,目前我國預制菜行業正處于行業成長期,預計我國預制菜行業未來將呈現以下幾個特征。
1、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2、C端業務持續擴張
由于C端服務面對的用戶需求更為多元、位置更為分散,且單筆訂單金額小、購買頻次高,盈利模型與B端顯著不同,對產品研發、上新周期、分銷渠道、包裝設計、冷鏈倉儲、客戶服務等環節也有新要求。因此,目前我國預制菜行業C端業務發展較為緩慢。?然而,隨著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的完善和消費者習慣的培養,后續預制菜企業將會推出更多成熟、便捷的預制產品,C端必然迎來需求的爆發。
17765110324(+V)QQ:274402319
2021深圳餐飲食材博覽會12月舉辦,是粵港澳大灣區極具規模及代表性的餐飲B2B專業展之一,是餐飲產業鏈展示和交易的重要平臺。
系列餐博會·深圳,CFBECHINA與您再次相約——
2022第5屆深圳餐飲食材展覽博覽會,將于11月3日~5日在深圳會展中心(新館)舉辦,經過四年的發展,累積了14萬餐飲門店的資源。灣區極具影響力的餐飲行業盛會等您再來。將圍繞健康這一主題融入更多的元素。著力打造16萬平方米的大健康+餐飲產業鏈,健康飲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