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榨季初至今國際、國內糖價均處在區間震蕩行情中運行。今年年初以來糖價走勢經歷了兩個階段,一是年初至春節前后,走私量超出原先市場預期,國內現貨市場充斥著走私糖,陳糖銷售進度緩慢,至4月25日,云南市場仍然有6.7萬噸陳糖尚未消化;除了陳糖銷售受到直接影響,新糖產銷進度也非常緩慢,榨季前6個月新糖銷售進度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10萬噸。春節前后密集召開打私工作會議,打私力度加強,加之三月份緬甸假期令走私勢頭有所收斂,走私糖邊境發運量有所下滑。
第二階段開始于南寧糖會前,走私得到控制之后廣西減產問題再度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廣西提前收榨,糖產量同比下滑18%,制糖成本比上榨季大幅增長500元/噸甚至更多,令糖廠挺價惜售,南寧地區站臺現貨價格站穩5500元/噸。
4月份資金從股市、債市流入大宗商品市場令商品普漲,糖價表現相對理性,但也難逃一日天堂一日地獄的巨震行情,資金市結束后糖價仍將重回基本面主導。
從供應角度看,4月下旬陳糖銷售進度加快,全國食糖生產接近尾聲,5月起進入去庫存階段,與此同時,進口量同比大幅下滑,加工廠可加工原糖數量不足,開工率不高,二季度整體原糖到港量仍然較低,短期對市場并不會造成壓力。
從需求角度看,二季度是傳統的消費旺季,但去年旺季不旺導致飲料龍頭企業康師傅、統一等企業營收均出現下滑,再加上淀粉糖與白糖價差擴大,果糖對淀粉糖的替代量不容忽視。而今年以來終端采購持續低迷,令賣方紛紛期待夏季采購高峰的到來,但從4月份淀粉糖與白糖市場銷量雙雙低迷的情況來看,傳統消費旺季是否能有亮眼表現值得關注。
總體來看,在進口控制、國內減產、制糖成本提高以及走私猖獗、消費施壓、拋儲預期的共同作用下,國內糖價運行區間將比14/15榨季上移,但總體仍以區間震蕩走勢為主,期貨主力合約運行區間預計為5000-6000元/噸。生產成本增加令糖廠挺價銷售意愿增強,預計5月份現貨價格大幅走低的可能性不大;但走私及消費替代令糖價上升空間受限,隨著拋儲預期的加強價格上漲空間亦有限。根據目前現貨價格推算1609合約短期運行合理區間約在5400-5800元/噸,需要關注4月產銷數據對市場的影響。而本榨季去庫存效果需要依賴榨季后半段打擊走私效果以及拋儲預期和節奏而定,因此5月中下旬將迎來重要的方向選擇時間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