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沙姜常被用于烹飪中,但對于沙姜是什么?沙姜的功效與作用都有哪些,很多的朋友都不是很清楚。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沙姜。
沙姜是什么東西
沙姜也叫山萘,最喜歡生長于偏沙性的土質,主要產地是廣東、廣西、云南、臺灣等,其中以廣東省化州市南盛地區生產的沙姜最為出名,質量最優。
沙姜在烹調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去腥增香,它不僅僅適用于粵菜,我們在家制作各種菜肴時,也可以加入沙姜,尤其是手藝不高的廚房新手,做葷菜時加點沙姜能讓菜肴很香。
比如制作白切雞、白切鴨、白切狗肉、白切豬肚等菜肴時,用加有沙姜的調味汁蘸食,吃起來會更加香滑肥美。
沙姜性味功效與生姜有相似之處,優質的沙姜呈淺褐色,表皮略帶光澤,久曬不癟,皮薄肉厚,質脆肉嫩,味道在辛辣中稍帶甜味,含姜辣素高,有化痰行氣,消食開胃,健脾去濕和防疫等功效。
沙姜的功效與作用
沙姜又名山奈,是姜科植物沙姜的根莖部分,通常是作為調味料食用。沙姜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
1、行氣止痛。中醫常說,通則不痛,痛則不通,這告訴我們當體內氣流不暢時,人體就會感覺到疼痛。而沙姜,恰恰就有理氣的作用,使體內的氣流暢通起來,從而起到止痛的作用。
2、健脾和胃。沙姜獨特的香氣和辛辣味道能夠促進唾液分泌,增進食欲,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故有食欲不振的人群可經常食用。
3、促進消化。沙姜對腸胃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夠加速腸胃的運動,緩解積食和消化不良的癥狀。
4、治療胃寒、心腹冷痛。沙姜性質溫和,有溫中的作用,可用于治療胃寒、心腹冷熱等寒癥。
5、治療牙痛。將沙姜與麝香均研磨成磨,混合擦在牙痛的位置,后清水漱口,堅持一段時間,可起到治療牙痛的作用。
沙姜的食用效果
1.可起散寒去濕及辟穢的作用。
2.沙姜味辛、性溫,入胃經;有溫中散寒,開胃消食,理氣止痛的功效;適宜胃寒之人心腹冷痛,腸鳴腹瀉者,納谷不香,不思飲食,或停食不化之人食用。
沙姜的用途
沙姜與生姜一樣,可以用來調味,在烹飪菜肴的時候,只需將沙姜清洗干凈去皮即可下入鍋中與菜肴一同炒制,增強菜肴的口感。
沙姜還是制作各種香料不可缺少的一味材料,很多香料的組成成分中都會有沙姜,如沙姜粉、五香粉等。
在制作火鍋底料的時候,沙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經常吃的重慶火鍋,湯底就是用沙姜與其他各種香料配制而成,因此重慶火鍋才能夠如此鮮辣美味。
在日常生活中,沙姜更是常見的中藥材之一,可煎湯,也可以做成丸劑,還可研磨成末。內服可治療心腹冷痛,外用可治療牙痛,可增強體質,使人體更健康。
沙姜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搗敷;或搐鼻。
沙姜的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陰虛血虧,胃有郁火者忌服。
沙姜和生姜的區別
1、作用不同
生姜味辛辣,它可將自身的辛辣味和特殊芳香滲入到菜肴中,使之鮮美可口,味道清香。因為其味清辣,只將食物的異味揮散,而不將食品混成辣味,宜作葷腥菜的矯味品,亦用于糕餅糖果制作,如姜餅、姜糖等。
沙姜也有辛辣味,但比生姜要淡一些,而且沙姜不僅能去腥,還有提鮮增香的作用,這是生姜所不具備的特點。沙姜尤其適合用于各種肉類食材的烹調,也可以用于配制鹵汁,或作“五香料”的配料。
2、功效不同
生姜味辛、性微溫,入脾、胃、肺經,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的功效,主治外感風寒、胃寒嘔吐、風寒咳嗽、腹痛腹瀉、中魚蟹毒等病癥。
沙姜味辛、性溫,入胃經;有溫中散寒,開胃消食,理氣止痛的功效;適宜胃寒之人心腹冷痛,腸鳴腹瀉者,納谷不香,不思飲食,或停食不化之人食用。
沙姜是什么?沙姜的功效與作用,在上面的文章中都給大家做了一個詳細的介紹,相信只要看了以上的文章的朋友,對沙姜都有了新的了解,沙姜雖好,但是也有禁忌的,朋友們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來使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