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常常說,吃魚對人的身體好,這種說法廣泛流傳著,而魚的分類有好多種,所以,不同的與營養(yǎng)價值是不同的,下面就來為大家講一下,鳊魚的營養(yǎng)價值。
鳊魚的由來
鳊魚,學名鳊,亦稱長身鳊、鳊花、油鳊;古名槎頭鳊,縮項鳊。在中國,鳊魚也為三角魴、團頭魴(武昌魚)的統(tǒng)稱。鳊魚全長40厘米,頭寬為口寬的2倍以下。背鰭刺一般短于頭長。成雄魚胸鰭第一鰭條肥厚,略呈波曲狀。體背部青灰色,兩側銀灰色,體側每個鱗片基部灰黑,邊緣黑色素稀少,使整個體側呈現出一行行紫黑色條紋,腹部銀白,各鰭條灰黑色。分布于長江中、下游附屬中型湖泊。比較適于靜水性生活。平時棲息于底質為淤泥、并生長有沉水植物的敞水區(qū)的中、下層中。幼魚主要以枝角類和甲殼動物為食;成魚攝食水生植物,以苦草和輪葉黑藻為主,還食少量浮游動物。
鯽魚的營養(yǎng)價值
1.鯽魚所含的蛋白質質優(yōu)、齊全、易于消化吸收,是肝腎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質來源,常食可增強抗病能力,肝炎、腎炎、高血壓、心臟病,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患者可經常食用;
2.鯽魚有健脾利濕,和中開胃,活血通絡、溫中下氣之功效,對脾胃虛弱、水腫、潰瘍、氣管炎、哮喘、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補食療作用;產后婦女燉食鯽魚湯,可補虛通乳;
3.鯽魚肉嫩味鮮,可做粥、做湯、做菜、做小吃等。尤其適于做湯,鯽魚湯不但味香湯鮮,而且具有較強的滋補作用,非常適合中老年人和病后虛弱者食用,也特別適合產婦食用。
鳊魚,別名武昌魚、魴魚、團頭鳊、縮項魴。魚體扁側,呈長棱形,背隆起明顯,頭小、口小。鳊魚具有預防貧血癥、低血糖、高血壓和動脈血管硬化等疾病的營養(yǎng)價值。
鳊魚的功效與作用
魚(鳊魚)是進補的好水產食品,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yǎng)價值極高。其蛋白質含量為豬肉的兩倍,且屬于優(yōu)質蛋白,人體吸收率高。魚(鳊魚)中富含豐富的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D和一定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魚肉(鳊魚)中脂肪含量雖低,但其中的脂肪酸被證實有降糖、護心和防癌的作用。魚肉(鳊魚)中的維生素D、鈣、磷,能有效地預防骨質疏松癥。可抗衰老、養(yǎng)顏,有利于血液循環(huán),開胃,滋補,防止腫瘤。
鳊魚的食用群體
1.適宜慢性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營養(yǎng)不良性浮腫之人食用;適宜孕婦產后乳汁缺少之人食用;適宜脾胃虛弱,飲食不香之人食用;適宜小兒麻疹初期,或麻疹透發(fā)不快者食用;適宜痔瘡出血,慢性久痢者食用;
2.感冒發(fā)熱期間不宜多吃。
【食物相克】
鯽魚不宜和大蒜、砂糖、芥菜、沙參、蜂蜜、豬肝、雞肉、野雞肉、鹿肉,以及中藥麥冬、厚樸一同食用。吃魚前后忌喝茶。
以上為大家所介紹的就是鳊魚的營養(yǎng)價值,吃魚對人的身體好,但是吃鳊魚對人的身體更好,因為鳊魚所含有的營養(yǎng)價值也比較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