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饃醬是中國北方地區經典的調料,用于制作灌腸、肉夾饃等小吃。傳統的夾饃醬采用炸醬的做法,制作過程耗時較長,而且熱量較高。為了讓家庭制作夾饃醬更加方便快捷,我們可以嘗試下面這種家常做法。
首先,準備好食材:雞腿肉200克、豆角50克、紅糖10克、料酒20毫升、鮮姜50克、蔥1根、大蒜5瓣、醬油適量、干辣椒適量。
將雞腿肉切成小塊,加入適量的料酒腌制10分鐘,然后撇去腌制汁備用。豆角切成小段,鮮姜和蔥切成末,大蒜切成片。
將鍋置于爐子上,燒熱后加入少量油,煸炒蔥、姜、蒜和干辣椒,直至香味四溢。接著加入豆角,炒至酥軟。
放入雞肉塊,煸炒至肉變色。加入紅糖和適量醬油,翻炒均勻。
然后加入水,水量要比食材多一些,煮沸后改小火,煮30分鐘左右至湯汁濃稠,一定要不停地攪拌,避免糊底。
最后,關火、晾涼后,將做好的夾饃醬裝入容器中。可以放入冰箱冷藏,便于日后食用。如果要做更多的夾饃醬,可以將材料適當增加。
總的來說,這種家常做法做的夾饃醬比傳統的炸醬口感更加清香。而且制作過程簡單方便,大家可以自己動手做一份夾饃醬,享受口感獨特的北方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