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茶醬是來自于馬來語地區的潮汕華人飲食,沙茶醬Z開始不叫沙茶醬,而是沙爹醬。后面擅長研制美食的潮汕廚師,對沙爹醬原料及制作工藝進行改良,讓這一涮料變成醬料,可用于烹飪菜著,更符合潮汕當地的飲食習慣。沙爹醬怎么做? 下面來了解下。
沙套醬和沙茶醬的區別進口沙茶醬又稱沙嗲醬,是盛行于印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的一種沙茶醬,原為印度尼西亞的一種風味食品,印尼文為“SATE”(沙嗲),原意為“烤肉串”,因是其必用的一種調料復合味。它相當辛辣香威,富有開胃消食之功效,調味特色突出,故傳入潮汕廣(州)地區后,經歷代廚師琢磨改良,只取其富含辛辣的特點,改用國內香料和主料制作,并音譯
印尼文“SATE”,稱之為沙茶 (潮語讀“茶”為“嗲”音) 醬。沙嗲醬色澤為橘黃色,質地細膩,如膏脂,辛辣味突出,咸味濃,略帶甜味,同沙茶醬有明顯的差別,而且香味的內涵和力度都與沙茶醬不同。因此在比較正宗的港式菜烹調中,“沙嗲牛肉”和“沙茶生肉”這兩款滑炒生肉菜,應分別使用沙嗲醬和沙茶醬況汁。同時,它們各自配伍所用的調味品也迥然不同。
沙茶醬是盛行福建、廣東等地的一種混合型調味品。色澤淡褐,呈糊醬狀,具有大蒜、洋蔥、花生米等特殊的復合香味。
蝦米和生抽的復合鮮咸味,以及輕微的甜、辣味。
沙茶醬可以直接蘸食佐餐,還可以調制別有風味的復合味,用以享制沙茶生柳、沙茶鴨肺等佳著。它還可以配制港式新潮“沙咖汁"美味,以烹制沙咖牛脯煲、沙咖煽明蝦等港派名菜,適宜于燒、燜、爆、涮、灼等烹調方法。
沙爹醬的做法配料
做法
配料: 蝦糕40克,花生醬250克,炒熟的花生仁60克,大蒜泥400克,干蔥500克,大首、金名子、玉桂粉各15克,南姜粉、黃姜粉、香茅各50克,紅辣椒粉、科連達粉各25克,椰子醬500克,精鹽50克,白砂糖75克,印度咖100克,植物油650克。
步驟:
1、先將牛肉湯倒入花生醬中調勻使成薄醬2、另將花生仁、蝦糕、大茍、金名子、干蔥、蒜泥、香茅、丁香,都分別碾磨成粉未,或用粉碎機加工成粉泥狀3、用一半油起鍋,把紅椒粉先倒入,徐徐加熱,使成淡紅辣油,再將蔥蒜投入致香,再放蝦糕炒至腥臭味改變,鮮香味散溢,然后再把他調料逐步投入鍋中同炒,并且控制用中小火,嚴防焦鍋,邊炒邊徐徐加油,最后加花生泥、花生醬、椰醬及鹽、糖,得到香濃味半辣的稠醬即可
做法二
配料:花生醬半杯、椰奶 3/4 杯 、泰式甜椒醬2湯匙、香茅粉1茶匙、花生油2湯匙。
步驟:燒熱平底鍋下花生油燒熱,加入其他材料,用中火邊煮邊攪拌,煮至醬汁濃厚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