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況
鶴山市東古調味食品有限公司現位于廣東省鶴山市古勞鎮麥水工業區3號,前身為始創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一八五O年)的調珍醬園,原設在鶴山縣古勞鎮古勞墟,為當時享譽盛名的民間醬料食品小作坊,迄今已有163年歷史。解放后最終成立為國營鶴山縣醬油廠,一九九六年體制改革組建為鶴山市醬料食品有限公司,二OO一年經市工商局批準更名為東古調味食品有限公司,F已發展成為頗具規模的調味品生產基地。
二、歷史發展情況
廣東省鶴山市古勞鎮坐落在美麗的西江河畔,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由古姓和勞姓祖先從外地遷移到此居住建圩,故名古勞。相傳清代以來,古勞民間一向有釀制面豉風俗習慣,“古勞面豉”已成為一種鄉土特產,大規模制作出售約在清朝道光年間,其中包括當時的調珍醬園。
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一八五O年),鶴山縣楊氏商人因西江水澈,民間釀造面豉之盛行,于是在現古勞鎮東寧街創辦調珍醬園,經營面豉、醬油。直至解放前的數十年里,古勞鎮制造古勞面豉的作坊眾多,但楊氏后人楊其泮先生所獨創的面豉卻獨占鰲頭,最為家喻戶曉。由于楊其泮先生獨創的面豉特殊的制作工藝和選料包裝上的精益求精,所生產的古勞面豉風靡一時,遠近聞名,一些華僑還將面豉帶往美洲,作為懷念家鄉的特產,他也因此一舉成名,發家致富,成為了古勞面豉這獨特品牌的代表人物,調珍醬園也作為重要作坊傳承不衰。
1956年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調珍醬園轉為公私合營,收歸國有,改為高鶴縣調珍醬油廠。
1957年與食品廠、酒廠、煙絲廠合并為綜合廠;
1958年各廠分開后,成立高鶴縣醬油廠主要生產醬油、面豉,銷售范圍遍及珠三角地區,
并出口至香港、澳門及東南亞各地;
1982年恢復鶴山縣建制,改為鶴山縣醬油廠;
1984年實行企業經濟責任制;
1993年轍縣設市,改為鶴山市醬油廠;隨著國家體制改革,1996年,鶴山市醬油廠率先轉制,
由國有企業轉制為全員股份企業,改組為鶴山市醬料食品有限公司;
2001年正式改名為鶴山市東古調味食品有限公司。更加著重開拓省外更多的市場,使公司從
當時銷售額為數百萬元的小企業,發展為頗具規模的調味品生產基地,連續數年增長達
25以上;
2004年秋季,鶴山市東古調味食品有限公司在古勞鎮麥水工業區的調味品生產基地首期,正式投入使用;
2006年秋季,鶴山市東古調味食品有限公司在古勞鎮麥水工業區的二期工程完成,完成醬油產量的倍增。
2013年,我們正一步一步奮勇向前。
三、生產規模
鶴山市東古調味食品有限公司創始店址在廣東省鶴山市古勞鎮東寧街,位于鎮墟邊緣。1996年轉制時,由于廠房面積有限,公司發展一直受到嚴重限制。直至2000年以后,東古公司決定在古勞鎮麥水工業區新建一個符合國際標準的調味品生產基地,首期工程已于2004年秋季正式投入使用,迄今廠房面積占地四百畝,擁有超過一千個天然醬油釀造用曬池,醬油年產能力超過六萬噸。而員工隊伍不斷擴大,僅高級技術人才就有20多名;銷售額由1996年轉制時的1000多萬元發展到翻了數番,直至2008年末,銷售總額超過2.2億元,其中醬油的銷售量占有全國的市場相當大的比例。這三年隨著名聲鵲起,在傳承獨特制作工藝、技術、優秀傳統文化方面不斷改造和發展,堅持傳統的天然釀造結合技術創新,以現代化生產模式使古老的古勞面豉、醬油更加發揚光大。
四、產品類別
公司經一百五十多年的發展從單一品種發展成六十多種產品,分七大類:釀造醬油、腐乳、食醋、醬、調味料、果醬、醬腌菜等其它調味品。
五、傳承產品特性
一百多年來風云變幻,但醬油、古勞面豉與食醋等產品的傳統制作工藝始終沒有改變。經過建國50多年來的不斷改造、發展,它們在生產、制作、包裝、銷售等方面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初僅能小批量生產醬油、面豉等的小作坊現在發展成了一個頗具規模的調味品生產基地,東古公司將繼承調珍醬園的百年榮譽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前身“調珍醬園”依托的是清澈的西江水,現在隨著自然環境的變化,東古公司改用更清潔的山泉水,選料也更講究。古勞面豉與醬油的主要材料仍然是優質黃豆與面粉,質量關鍵的還是堅持沿用百多年的天然曬制方法,不加任何的化學原料,使之符合現代人追求健康環保的飲食概念。制作面豉時都要經過十多個工序,歷時120多天,每一個工序必須嚴格控制,發酵時還要特別注意溫度、時間、濕度等的調節。由于面豉全都是以這種天然曬制方式生產,同步進行現場管理,監控溫度和晾曬時間,發酵環境,注意其稠度,上瓶時注重衛生質量,嚴格符合國家衛生質量標準。東古系列醬油與面豉前工序基本相似,根據南方的地理情況,采用高鹽稀態的發酵方式,通過天然曬制,曬制期間還要嚴格進行回油,質量監控等,因此東古公司所生產系列醬油,色澤明亮,特殊醬香,口感鮮美,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成為傳世調味品。東古系列食醋產品,至今仍然采用傳統原始釀造方法,僅利用醋種接入原料發酵,所產的原醋香味純正,清爽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