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臘月二十三,我國北方民間俗稱的“小年”。從這一天起,我們就正式要開始“過年”了,開始準備年貨、打掃屋子,準備告別過去一年,迎接新的一年了!
在小年,有很多特色美食。但是在北方和南方,飲食習俗卻有很大的不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南北方小年的幾種美食,看看你都吃過沒有。
北方人逢年過節少不了的美食就是餃子了,不僅是享受美食,更能享受和家人一起制作美食的過程。你搟皮,我包餃子,一邊包一邊聊,很是溫馨。然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上一頓自己包的餃子,別提多香了。
晉西北地區每到小年會吃麻糖,期盼有一個平安的豐年到來。臘月二十三后,家家戶戶要蒸花饃,特別要做一個大棗山。“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往往一個造型繁復的花饃,就是一件手工藝品。
南方部分地區有過小年吃“年粽”的習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年粽跟端午節的涼粽不一樣,它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圓有扁,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來搭配餡料。
“廿四夜吃團子”是江南許多地方的風俗,寓意著一家團團圓圓、幸福美滿。廣西部分地區有做米餅的習俗,米餅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圓形,再經高溫蒸熟,有“團團圓圓”的寓意。來源:王守義十三香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