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乘風而來的預制菜
我國預制菜企業起步較晚,自20世紀90年代,隨著麥當勞、肯德基的進入,國內開始出現凈菜加工廠;到2000年左右,才現了以生產半成品菜為主的預制菜企業。發展初期,預制菜企業受限于速凍技術和冷鏈物流的短板,面臨著成本高、區城局限性大等難題,隨著國產冷鏈運輸能力、速凍設備性能的快速提升,預制菜企業在基礎設施方面的難題已逐漸得到解決。
B端加速滲透 (2014 - 2020年):隨著外賣興起,餐飲連鎖化及餐飲各項成本上行的推動下,預制菜在B端餐飲的滲透得到加速,餐飲行業對預制菜的需求逐步由復雜菜品向‘簡便化’、連鎖餐飲菜品‘標準化’,外賣出單‘加速化’的方向層層遞進。
C端的下沉(2020年以來)受疫情形晌,推動預制菜從餐飲后廚走向家庭大眾消費市場,C端預制食品的曝光開始迎來指數級放大。在各大電商平臺,包括半成品菜、速食菜在內的預制菜銷售火爆。成交額均取得倍數級增長。
政策利好助推產業升級
預制菜產業的興起,一端連著鄉村振興,一端連著消費變革。發展好預制菜產業,既有利于升級農業及食品產業,又能挖掘新消費需求,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因此,全國各地爭相布局預制菜領域。
2021年5月26日,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快農業全產業鏈培育發展的指導意見》強調,創新發展農商直供、預制菜肴、餐飲外賣、冷鏈配送等業態,開發推廣“原料基地+中央廚房+物流配送”等模式。
2022年1月中旬,國家發展改革委在《關于做好近期促進消費工作的通知》中提到:“鼓勵提供多品類套餐、自主配餐、網上預訂年夜飯食材等服務,鼓勵制售半成品和‘凈菜上市’。
2022年2月22日,山東省成立了山東預制菜產業聯盟,構建起以高校院所為技術支撐,以協會組織為紐帶,以省內農牧漁業、食品加工業、物流配送業龍頭企業為引-領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山東諸城更是提出打造“中-國預制菜之都”的口號。
2022年3月11日,河北保定成立了中央廚房預制菜產業聯盟,旨在以規模經營為依托,實現聯盟互補抱團發展,從而突破產業短板和局限,將農產品食品化工程推向發展快車道,打造全產業鏈發展的良性態勢,助推鄉村振興。
2022年3月25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加快推進廣東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發布了全國首-個省級預制菜產業政策,意在打造新的世界餐飲標簽;
另外,福建省餐飲烹飪行業協會成立預制菜委員會;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牽頭研究制定的《綠色食品業轉型升級行動計劃》,明確了預制菜升級的發展方向。
央視財經數據顯示,3月份以來,全國各地預制菜銷量整體增長明顯,多個單品銷售額比2月份增長超過50。
行業崛起
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超6.8萬家狀態為存續、在業、遷入、遷出的預制菜相關企業。其中,近58的企業成立于5年內,超半數企業注冊資本在100萬元以上。2022年是中-國預制菜投融資的高峰期,多個品牌現已完成了百萬元級別以上的融資。
相關扶持政策的落實,加之疫情催發的“懶宅經濟”的發展,對國內傳統餐飲市場的沖擊,加速餐飲企業對降本增效的訴求,在冷鏈物流和保鮮技術升級等因素的驅動下,使預制菜需求激增,具相關專業平臺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預制菜市場規模3459億元,后續將以20以上的增速于2023年突破5000億元。
未來可期
我國預制菜行業入局者雖多,但目前尚未脫穎而出具有全國統治地位的龍頭企業。國內預制菜行業CR10 僅 14.23,呈現規模化企業少、地域性強的特點。中餐飲食口味差異較大,加之冷鏈運輸條件限制,預制菜企業地域性特色明顯。根據日冷公司官網,日本預制菜行業 CR5 達 64.04,已經誕生多家總體收入規模超300億元的龍頭。Z大龍頭日冷的單項預制菜收入達96.65億元,市占率為18.79。2020 年我國總人口14.12億人,為日本總人口的11.21倍,我國較日本具備更大的人口規模優勢,更大的餐飲市場和家庭消費市場,有望催生更大規模的預制菜龍頭企業。參考日本經驗我們認為,未來國內有望產生超300億元收入規模的龍頭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常態化防控使消費者就餐習慣逐漸發生質的改變,品質穩定的預制菜成為外出堂食替代,加之互聯網多元化營銷助推預制菜的快速發展,預制菜已開始從大型連鎖餐飲企業的中央廚房滲透到外賣餐飲平臺,逐漸從 B 端走向 C 端家庭小型化、食品消費便捷化,高效,多樣化,以及品質化發展。當下在日常餐飲、休閑食品、海洋生鮮等領域均可看見預制菜的身影。
我們不難預見,中餐預制菜必將迎來它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