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第四屆(沈陽)食品博覽會展館——遼寧工業展覽館位于東北的城市-沈陽市南部,地處的南湖科技開發區,貫通沈陽新北站、沈陽桃仙機場,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南鄰省、市電視臺、電視制作中心,北鄰省體育館、省科技館,東與第二大的商業批發市場-五愛市場相連接,西有沈陽音樂學院、魯迅美術學院,是周邊繁華的商業中心,也是國內外企業展示新技術、新產品的理想場所。
近年來,遼寧工業展覽館每年舉辦、國內展覽近50個,客觀上,已經形成沈陽市乃至遼寧省、東北地區的產品展示、宣傳、銷售中心,為國內外、地區和地區、企業和企業、企業和消費者提供了溝通信息直接、直觀的機會,為推動遼寧省乃至沈陽地區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
遼寧工業展覽館始建于1960年,建筑面積33,000平方米,實用面積3,432平方米,展廳面積20,008方米,展覽大樓內部設有各種類型展廳38個,適合舉辦各種不同規模的展覽。館內設有展覽用具的租賃、安裝,機械設備的起重、運輸,廣告、美術設計、美術施工、攝影,以及播音、復印、磁卡電話、電訊設備等配套服務。
2012第四屆(沈陽)食品博覽會竭誠歡迎并邀請國內外企業、展商報名參展,共襄盛會!
2012第四屆(沈陽)食品博覽會舉辦地——沈陽是遼寧省的省會,東北地區的經濟、文化、交通和商貿中心,的工業重鎮和歷史文化名城。沈陽總面積1.3萬平方公里,市區面積3495平方公里。全市戶籍人口719.6萬人,市區人口515.4萬人。
沈陽位于東北地區南部,遼寧省中部,以平原為主,山地、丘陵集中在東南部,遼河、渾河、秀水河等途經境內。屬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全年氣溫在-29℃-36℃之間,平均氣溫8.3℃,全年降水量500毫米,全年無霜期183天。受季風影響,降水集中,溫差較大,四季分明。
沈陽是聞名遐邇的歷史文化名城。因地處古沈水(渾河支流)之北而得名。沈陽地區蘊育了遼河流域的早期文化,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據對新樂遺址考證,在 72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從公元前229年設立侯城起,沈陽的建城史已近2300年。沈陽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城”之稱。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的后金遷都于此,更名盛京。1636年,皇太極在此改國號為“清”,建立清王朝。1644年,清軍入關定都北京后,以盛京為陪都。清初皇宮所在地-沈陽故宮,是僅存的兩個完整皇宮建筑群之一。
沈陽是建國初期國家重點建設起來的以裝備制造業為主的重工業基地之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沈陽的工業門類已達到142個,現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33家,地區生產總值2240多億元。近年來,沈陽市委、市政府以振興沈陽老工業基地為主線,堅持改革開放和工業立市方略,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步伐加快,外資和民營經濟迅速成長壯大;城市發展空間和產業布局得 到拓展優化;汽車及零部件裝備制造、電子信息、化工醫藥等產業初具規模,已成為全市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支撐;科技創新能力和企業研發能力不斷提高,形成了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品和企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明顯加快,軟環境建設得到了進一步改善。沈陽經濟和社會長足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沈陽經濟和社會步入了快速發展的新時期。在此同時,沈陽先后獲得“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的稱號,連續兩年進入百強城市前十名,并躋身國內十大競爭力城市行列。
在經濟化迅猛發展的今天,面對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要戰略機遇,沈陽市政府確定,到2010年把沈陽建成裝備制造、東北地區商貿物流和金融三大中心,成為遼寧乃至東北地區振興的重要增長極。沈陽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工業基礎及科技實力,完善的市場體系和發達的交通網絡必將成為吸引力的投資地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