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夜,成都世紀城,無眠。
世紀城新會展中心1號—9號展館燈火通明,參展商忙著做的布展工作;離展館不遠處三層商業樓的臨時辦公室里,糖酒會組織機構工作人員來往穿梭;通向核心展區的每一條道路,都擺放了藍色的交通指示牌……
次日,晨曦中,第94屆糖酒商品交易會就在這里拉開帷幕,來自的近3000家參展企業和十余萬觀眾來到這里,展開一場春天里的約會。
站在辦公室的玻璃窗前,眼前的情景對于古平來說太熟悉不過。自1993年與糖酒會結緣,糖酒會辦公室主任古平已伴隨“天下會”走過了24個年頭。
這是糖酒會第27次在成都舉辦,伴隨糖酒會的變遷,成都也從1987年首次申辦時的“小學生”,成長為中西部、前列的會展名城。
幾乎沒有別的展會能像糖酒會一樣令成都人興奮,能在全城制造節日般的狂歡,給成都帶來的影響力——這是一個城市與一個展會的27次約會。
核心之變
每到春暖花開的三月,當五彩的燈桿道旗、新穎的造型廣告擺放在路旁,成都人就知道:糖酒會要開了,數十萬客商就要來了,酒店要擠爆了、酒樓要忙歡了……
從“糖+酒”到“糖酒+”
“50萬、200萬、700萬……”隨著線上成交數字的不斷刷新,人群中發出陣陣歡呼。3月24日,站在“淘”企業展位的大屏幕前,淘寶特色四川館負責人劉淵覺得,這一步又走對了。
只不過,這一次模式變成了線下拉動線上。“這是淘寶推出的首屆糖酒會專場。”劉淵說,活動有個“硬杠子”,即必須是糖酒會的參展企業。
這是糖酒會歷史長河中的一朵小小浪花。從中不難看出,如今的糖酒會,早已不再是“糖+酒”那么簡單,而是變成了“糖酒+”。
時光倒退61年。1955年,供應會在北京西苑大旅社召開,在計劃經濟背景下,有組織地進行第三類商品交流活動。這被公認為糖酒會的開端。
“實際上,糖酒會可以被看作是一部濃縮的市場經濟發展史。”古平說,隨著交易產品品類、總量的大幅增加,糖酒會從1972年迎來快速發展期,并在1984年明確提出不按經濟成分、不分企業大小、不按地區劃分,面向社會開放辦會的原則。
成都與糖酒會的首次“牽手”,是在1987年。“上世紀80年代,糖酒會已經形成早期市場經濟化的模式,舉辦城市開始享受到糖酒會帶來的紅利。”古平說。
成都人對于會展業初的記憶,都來自于糖酒會——每到春暖花開的三月,當五彩的燈桿道旗、新穎的造型廣告擺放在路旁,成都人就知道:糖酒會要開了,數十萬客商要來了,酒店要擠爆了、酒樓要忙歡了……
但那時的成都人沒有想到,糖酒會能在成都創下那么多輝煌瞬間:1994年,成都春交會成為突破百億元成交額的糖酒會;1998年,成為早執行“集中展區、集中布展、集中交易”的糖酒會:2009年,在糖酒會上首次設立酒專館……
2010年3月,成都市政府正式向糖酒會主辦單位糖業酒類集團公司提出在成都落地舉辦春交會的申請,并終贏得春交會落戶。
而此時的糖酒會,已脫胎換骨。
“隨著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糖酒會也在自發地進行調整和功能遷移,銜接產銷、促進交易的初始功能正被‘信息交流與溝通’行業趨勢研判‘的新功能所代替。”資深“老糖酒”、糖煙酒周刊雜志社副總編輯王建軍說,這使得糖酒會作為“行業晴雨表”的價值真正凸顯。
僅以本屆糖酒會為例。展會總展出面積達12.8萬平方米,共設7大主題展區,涵蓋傳統酒類、葡萄酒及烈酒、食品、飲料、調味品、食品機械和食品包裝等品類。在各相關展區內,又按照產品細分品類和采購商的具體需求劃分了特色小型專區。
各種主題多元、形式豐富的活動貫穿始終:“食品歡樂購”活動已率先啟動,“80后,白酒的希望之光”主題論壇以及2016品牌農業高峰論壇、2016調味品行業新趨勢論壇暨藍皮書發布會、白酒產業創造力高峰論壇等各種論壇、會議、洽談會多達18項。
“規范化、化、化,糖酒會已被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成為業內廠商實現品牌推廣、思想交流、科技成果轉化、投融資合作的大平臺。”古平說。
功能之變
從賣產品到看趨勢
從某種意義上說,糖酒會的確具有帶動財富的神奇力量,成為商家必爭之地。但反過來看,糖酒會硝煙的背后,又是酒類、食品行業發展壯大、轉型升級產業趨勢的真實寫照。
淺黃色的高大門樓、兩塊的LED顯示屏,展示區內,鍋碗瓢盆一字排開,促銷員賣力吆喝著請人試吃……沈師傅食品有限公司的展臺位于6號館中心位置,“192平方米的展示區,我們花了100萬元。”公司副總經理涂維毅說。
盡管花費不菲,但涂維毅覺得特別值。2006年,剛剛創辦,苦于沒有認知度、沒有銷路的“沈師傅”瞄上了糖酒會。“兩張桌子、三個老頭兒。”涂維毅回憶,那時候,公司的銷售額幾乎為零。
從那時起,連續10年糖酒會,“沈師傅”一次都沒落下,“來咨詢洽談的經銷商擠爆了展臺,多一次來了700多家。”涂維毅說,公司的銷售額幾乎每年翻一番,去年已經達到3億多元。
不論是從零開始的“沈師傅”,還是行業巨頭川酒“六朵金花”,在糖酒會這個舞臺,都不敢懈怠。“公司從糖酒會次在成都舉辦時就已參展,之間從未缺席,目的就是要保持品牌在行業內部的影響力和度。”四川全興酒業有限公司展位負責人陳青松說。
糖酒會,已成為了一個行業的符號象征,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從糖酒會上成長起來的企業,不勝枚舉——品牌“健力寶”,上世紀80年代末的時候,在糖酒會租了一個很小的攤位,一罐罐的飲料,就擺在行軍床上;隨后,兩大飲料巨頭,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為了天府廣場的一個廣告位,爭得不可開交。
從某種意義上說,糖酒會的確具有帶動財富的神奇力量,成為商家必爭之地。但反過來看,糖酒會硝煙的背后,又是酒類、食品行業發展壯大、轉型升級產業趨勢的真實寫照。
2001年春天,剛剛經歷了行業較大規模虧損、退出、倒閉潮的白酒業業界將目光聚焦向糖酒會。當年糖酒會上,五糧液和瀘州老窖同時作出戰略調整,分別將52°水晶瓶五糧液和國窖1573納入戰略制高點打造,沱牌集團和全興集團重磅推出戰略新品舍得和水井坊,剛剛改制的郎酒集團重新包裝推出了紅花郎……以此開端,在川酒下,白酒“黃金十年”隨之而來。
目前,四川擁有規上酒類企業400家,去年1月—11月主營業務收入達1801億元,在產業經歷3年“陣痛”后,主要經濟指標呈現“止跌企穩,筑底回升”的態勢。
這一由川酒踏出的節拍,迅速傳遞到了糖酒會。“每年春交會都會發出酒業的強音,成為行業一個階段的指引和航標。”營銷專家楊永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