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有人認為,進口食品是小眾化消費產品,消費人群局限于白領、時尚人群,市場容量小。然而,隨著國民消費能力的提升及進口食品上下游渠道的拓展,進口食品正逐漸成為一種主流消費食品,跨境電商平臺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作用。
如今的進口食品,早已進入便利店、商超,進入尋常百姓家。
根據美國食品工業協會預測,到2018年,將成為的進口食品消費國,屆時大陸進口食品市場規模將高達4800億人民幣。
從企業角度來看,進口食品市場利好、勢好,呈一片紅海。
近兩年我國出現進口食品熱潮,一方面由于消費升級,消費者對優質、多樣性食品需求強勁,同時也受國內食品環境變化影響,人們認為進口食品更。
另一方面,進口食品毛利高,激發了越來越多零售企業加大引進進口食品。記者從沃爾瑪山姆店、永旺超市、百佳等高端零售店獲悉,在部分超市,進口食品所占比例超過40%-50%,而且每年還在不斷增加。
利好、勢好的背后面臨考驗食品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在剛過去的315消費日,不少食品被曝光,過去消費者為了保障“舌尖上的”,紛紛寄希望于進口食品。隨著進口食品數量的快速增長,各類問題的不斷曝光,進口食品頭上的“光環”已消失殆盡。2016年,進口食品經銷商不得不面對這樣的事實:市場曾經給予進口食品的“寵溺”和親睞,已是過眼云煙。
進口食品經銷商想要抓住消費者、獲得市場,就必須要有足夠的競爭力。無論是產品品質還是市場營銷,都必須靠實力說話,相比非進口類產品,進口食品不再有任何其他優勢。
2016上海食品飲料展還消費者一份的食品。即將(8月17日至19日)在上海新博覽中心舉辦的2016上海食品飲料展,吸引了來自國內外數百家進口食品企業及經銷商前來參展。
作為消費者,我們不僅僅關注食品的質量,更關注食品的問題。從消費角度講,我們歡飲國外的高端進口食品涌入市場,讓我們在家就能享受到來自美國、意大利、德國等等國家的美食,何嘗不是一件美事。作為國外企業或者國內進口食品經銷商,我們希望他們能挑選出適合國人口味的,讓我們不再擔心“舌尖上的”。
勿忘初心,方得市場
2016年是進口食品發展極其重要的一年,也是決定廣大進口食品經銷商生與死、成與敗的關鍵性一年,只有認清形勢、轉危為機,方有機會求得生機、獲得市場。我們相信消費者只會選擇有良心的產品,作為企業或經銷商,請注意:細節、口碑、速度、粘性等方面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