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子醬好像不再只是單純的調味品,似乎也成了一種文化,成為了有素質、有品味的象征。飯桌之上不點魚子醬似乎就不算是有品位,說起魚子醬,中國食客的腦海里閃過的第一印象大多就是“昂貴”兩字,的確,因為中國餐桌上太少機會可以接觸到正宗的鱘魚鹽漬魚子醬。從選擇品食魚子醬的對象、食用方法、搭配食材與用酒都是一門門新鮮的學問,比如在飯局上如何吃魚子醬才能避免“暴發戶”的嫌疑,又或者不讓被請者覺得主人這是在擺譜。又或我們還能看見在有些中餐飯局里的盤子上堆著一道道的食物,魚子醬被放在了其中一塊,食客用勺混合著其他菜肴和醬汁一齊放入嘴中,種種跡象表明,在這些飯局中,魚子醬被當成了“道具”或者一種手段,得以提升飯局的質量,跟食客喜愛與否好無關系。
就像當年威士忌和現在的紅酒在中國餐桌上的興起,人們從紅酒的“干杯”進化到了“慢品”,越來越多的優秀酒商開始進駐中國,在世界舞臺上可以站得住腳的大師級伺酒師也開始有了中國面孔,相信魚子醬文化也是一樣,從“盲從”到了解、熱愛和深諳其道需要有一定的時間去消化。其實有遠見的中國食客,早在15年前就已經在國內開始了鱘魚養殖場,為了就是魚子醬文化興起的那一天。中國產的魚子醬暫時還是被罐裝在寫滿英文的包裝盒內,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接納與喜愛魚子醬,中國產的魚子醬包裝上一定會大大方方地寫上“made in China”,到那時,我們咽下一勺魚子醬,發出的感嘆不會是“有點腥”,而是會贊嘆它絕無倫比的美妙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