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遇酸遇堿情況不同
編輯:燕子 發布時間:2011/5/9
味精是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最佳調味品,近年來又出現了各種品牌的雞精、蘑菇精、素易鮮等各種調鮮調味品,這些“鮮劑”的出現,很快使以往的調味品相形見絀。白糖稀釋200倍就覺不出甜味,食鹽沖淡400倍就感不出咸味,而“鮮劑”用水稀釋3000倍,仍讓人品到鮮味。
接下來用味精舉例,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經胃腸吸收分解后產生谷氨酸,可直接為人體吸收利用,具有改善和保護大及機能的作用,故適當吃些味精,對大腦是有益的,但每人每天味精的攝入量應以不超過6克為宜,否則會令人出現頭痛、心跳加快、心慌、惡心等不適。同時,更應引起注意的是,酸堿食品中加味精都不科學。因為酸性食品加入味精同時加熱,會使味精變成焦谷氨酸,這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堿性食物中加味精,使味精的鮮味下降。因為在堿性條件下,味精會因消旋作用的發生而使結構改變,也失去增鮮的功能。如果是酸性食品加味精時,可等食品出鍋后,冷卻片刻,再加入味精,則可避免焦谷氨酸的生成。使用味精要適量,用量過多會產生一種似咸非咸,似澀非澀的怪味,并會引起體內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