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制醋三十載 手工醋藝恐將失傳
編輯:小李 發布時間:2012/2/22
“我和妻子抓緊時間把30余年的手工醋制作工藝總結出來,在家里建起醋文化博物館,力爭把這門傳統手藝傳承下去,發揚光大。”原青州釀造廠下崗職工唐元興如是說。
近日,青州古城保護修復建設指揮部調研組的工作人員來到唐元興家中,深入調研他所掌握的衡王府手工醋這門傳統手工技藝,并與他探討如何將這門技藝發揚光大。今年56歲的唐元興和妻子趙君均系原青州釀造廠下崗職工,從事手工醋制作和研究30余年。夫妻二人打算在家中籌建一個醋文化博物館,讓參觀者品嘗到、無任何添加劑的手工醋。目前,夫妻倆已著手對過去的手工醋制作工藝進行系統整理和總結,力爭將手工醋技藝傳承和發展下去,將醋文化發揚光大。
家中籌建醋文化博物館2月17日,在青州市南環路唐元興的租住處,剛走進房子,便聞到一股陳醋的味道。唐元興說,他1980年高中畢業后便來到原青州釀造廠釀醋車間,成為一名學徒工,當時很多人都不愿意從事這個行業。“由于當時釀醋全靠人工釀制,車間里的釀醋工需要扛麻袋、推車子,還要掌握操作工藝,是個苦力活,當時我雖極不情愿,但還是服從安排去了,結果沒多久我就喜歡上了這門技藝。”唐元興說。
“1956年公私合營,不少掌握傳統技藝的人被合并到了原青州釀造廠,其中就有掌握明朝給青州衡王家里釀制手工醋技藝的傳人,所以當時廠里推出的衡王府陳醋非常受歡迎,我經過幾年的學習也逐漸掌握了這門技藝。”唐元興說,2001年,他和妻子下崗后一直從事手工醋研究和制作,去年的時候由于各種原因無奈之下放棄了這個行業。
“我從事手工醋制作30多年,盡管從事這個行業很苦很累,收入也比較低,但是等我不干了才感覺到心里難以割舍,所以我想在家中籌建一個醋文化博物館,向市民展示醋文化,將這門面臨失傳的手工技藝發揚光大。”唐元興說。
手工醋技藝“后繼乏人”
“我和丈夫現在閑時就總結30余年來的手工醋制作工藝,把過去的一些好做法寫下來。”趙君告訴記者,現在丈夫每天用筆寫出制作工藝后,再由她輸入電腦。令他們非常苦惱的是,女兒在一所高校里當老師不能回來繼承這門技藝。
“手工醋制作工藝非常繁瑣,全是人工操作,非常苦,收入也不高,年輕人大多不愿意學習,以前曾有幾個年輕人學習過,但到后來都放棄了。”唐元興無奈說。
原青州釀造廠技術廠長蘇偉峰告訴記者,唐元興夫妻二人為人實在,他們純手工釀制的醋入口柔和,味道醇厚,回味綿長。“他們夫妻倆籌建一個家庭醋文化博物館,能夠全面展示我國的純手工醋文化、解讀醋文化、品味醋文化,對醋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非常有必要。”蘇偉峰說。
要將釀醋技藝發揚光大“傳統手工技藝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隨著人類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許多曾經非常熟悉的傳統手工技藝已經離我們遠去。然而,這些手工技藝都是蘊涵人類文明之始的工藝文化。與許多傳統手工技藝一樣,衡王府手工醋工藝也面臨著后繼無人的困境。”青州市古城保護修復建設指揮部調研組工作人員鐘耕增告訴記者,青州作為古九州之一,歷史文化資源深厚,現在青州市正在研究如何繼承和發展傳統手工技藝的問題,力爭把傳統文化發揚光大。鐘耕增還表示,多吃醋能夠軟化血管,降低血壓,對人體很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