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精的危害有哪些?
雞精因能增加食物的鮮味而備受大家歡迎,但雞精的危害大家知道嗎,下面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雞精的危害吧。
雞精的危害【成分】
雞精是家庭廚房常用的調味品,但大多數消費者對雞精的認識存在誤區。大部分雞精的包裝上都形象地畫著一只肥雞,或者寫有“用上等肥雞制成”等字樣。其實,雞精并非天然調味品,而是以味精、淀粉、鹽、核苷酸二鈉、雞肉粉等為原料,再添加食用香料等混合、干燥加工而成。
雞精的關鍵成分是“味精”和“呈味核苷酸”,跟雞沒有什么關系。至于其他的成分,則是點綴。早期的雞精會加入一些雞肉粉,從而可以心安理得地自稱“雞精”。其實雞肉粉對雞精的味道貢獻很小,到后來加入的比例越來越少,就更是“掛雞頭,賣味精”了。
據介紹,好的雞精里配料成分應當有雞肉粉,但由于雞肉粉很貴,因而部分小企業制作雞精時就用雞肉香精來冒充雞肉粉。雞肉香精是用一些香辛料來模仿雞肉的香味,根本就沒有雞肉成分。有些劣質雞精甚至使用日落黃色素,是化學合成色素,長時間食用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雞精的危害【表現】
雞精不是從雞身上提取的,它是在味精的基礎上加入助鮮的核苷酸制成的!總的來說,味精和雞精實際上是同一類東西,只是雞精的味道要豐富一些罷了。
從衛生角度講,雞精對人體是有害的,在烹調時,如果加入過多雞精,則會導致人體在短時間內攝取過量的谷氨酸鈉,超過機體代謝能力,直接危害人體健康,重則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
當雞精攝入過多時,過多的抑制性神經遞質還會抑制人體的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釋放激素,妨礙骨骼發育,對兒童的影響尤為顯著。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幼小的小老鼠、小雞受味精的傷害最嚴重,會破壞腦神經和視神經。
當食用雞精過多,超過機體的代謝能力時,還會導致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增高,限制人體對鈣、鎂、銅等必需礦物質的利用。尤其是谷氨酸可以與血液中的鋅結合,生成不能被利用的谷氨酸鋅被排出體外,導致人體缺鋅。鋅是嬰幼兒身體和智力發育的重要營養素。因此,嬰幼兒和正在哺乳期的母親應禁食或少食雞精。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雞精含核苷酸,它的代謝產物就是尿酸,所以有(心臟或者免疫系統疾病或皮膚病,肝病)患者做飯決不能放雞精。
①妨礙胎兒發育,令后代畸形。
②破壞遺傳因子、影響生殖力,而且幼年時看不出來。
③加重過敏性鼻炎、加重過敏性哮喘。
④導致肥胖癥。
⑤造成性腦部創傷。
⑥破壞視網膜,影響視力。
⑦造成惡心以及嘔吐。
⑧味精含鈉離子量大約是13%,身體吸收太多鈉離子可能導致高血壓癥。
⑨味精在高溫之下會形成致癌物質。
雞精的危害【注意事項】
1、雞精中含有10左右的鹽,所以食物在加雞精前加鹽要適量。若使用雞精,用鹽量減少一半。最好挑選純度較高的普通味精,含鹽量較少。
2、雞精含核苷酸,它的代謝產物就是尿酸,所以患痛風者應適量減少對其的攝入。
3、雞精溶解性較味精差,如在湯水中使用時,應先經溶解后再使用,只有這樣才能被味覺細胞更好地感知。做肉菜或雞蛋時不要加雞精或味精。
從上面的文章我們知道,雞精并不是雞肉做的,雞精是由味精、淀粉、鹽等原料、香料混合而成,吃多了對人體有害,如果你想在菜里放些雞精最好等起鍋時再放。
了解了雞精的危害,相信大家不會再往菜肴中盲目的放雞精了,這樣對我們的身體也更有好處。

調味品百科 相關資訊
- 懶人調料翻身仗:一醬成菜背后的風味科學26閱讀
- 吃飯沒味道?試試這幾種調味料,飽腹又滿足味蕾!32閱讀
- “懶人調料”真能秒變廚房大神?外賣黨的健康救星來了!37閱讀
- 創意調味:讓健身餐不再“食之無味”48閱讀
- 外賣調料包隱藏的熱量陷阱65閱讀
- 輕食沙拉常用調味指南43閱讀
- 輕食也入味:2025健康調味新‘食’尚512閱讀
- 外賣調味包‘暗藏玄機’?居家健康復刻攻略67閱讀
- 科學‘減鹽減糖’不減味:健身黨調味品選購指南98閱讀
- 藤椒油逆襲國際餐飲:中式辛香料如何進入多家國際連鎖采購清單?114閱讀
- 上一篇:雞精和味精的區別有哪些
- 下一篇:雞精的成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