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速食”到“速奢”,凍品也能玩出高級感
鱈魚玫瑰卷層層疊疊如花瓣綻放,黑金流沙包切開瞬間爆漿,香菜油條蘸冰淇淋成了咸甜CP——這些看似米其林餐廳的出品,其實都來自冷凍半成品。品牌們不再只強調“方便快捷”,而是用造型、口味和混搭創意,讓凍品擺脫“廉價感”,成為年輕人愿意拍照分享的精致料理。有網友笑稱:“以前囤凍品是為了應急,現在囤凍品是為了發朋友圈。”
怪味CP出圈,凍品的“情緒價值”贏了
當香菜遇上油條,當咸蛋黃混入墨魚汁,凍品市場正刮起一陣“獵奇風”。這些看似離譜的組合,卻精準踩中了年輕人追求新鮮體驗的心理。不同于傳統凍品的保守口味,新一代產品更敢玩反差:甜咸、酥脆綿軟、視覺沖擊力強的配色……吃的不僅是味道,更是一種“沒想到還能這樣”的驚喜感。
“懶人米其林”的儀式感經濟學
無需復雜操作,只要烤箱叮10分鐘或者空氣炸鍋轉一圈,就能端出擺盤精致的料理——這種“低投入高回報”的體驗,正好契合年輕人既想省事又不愿將就的心態。凍品品牌深諳此道,通過優化產品造型和烹飪指引,讓消費者感覺自己不是簡單地加熱食物,而是在完成一道“作品”。當廚房小白也能輕松復刻餐廳同款,凍品的價值就不再只是填飽肚子,而是提供了一種可觸及的生活儀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