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碼包裝標簽的“隱藏信息”
優先查看配料表排序,若主料(如雞肉、蝦仁)未列首位,可能含大量填充物;警惕復合添加劑名稱(如焦糖色素、呈味核苷酸),尤其當同一產品同時出現多種防腐劑(山梨酸鉀、脫氫乙酸鈉等)。包裝標注“速凍生制”優于“熟制再凍”,前者工藝對食材原始狀態保留更完整。
2. 感官檢驗的實用技巧
解凍后觀察食材狀態:肉類若滲出過多血水(超過10%重量)可能含保水劑;蝦仁表面異常光滑或泛藍光需警惕化學處理。烹飪時注意氣味,刺鼻“工業香”或異常持久的濃烈鮮味可能是香精作用。真材實料的預制菜加熱后肉質應保持纖維感,而非均勻如橡皮泥的合成質地。
3.選擇可信賴的供應鏈與場景
優先選購標注工廠等級(包裝噴碼第三位為“A”代表優質產線)及全程冷鏈可追溯的產品。避開“9.9元低價爆款”或標簽模糊的散裝凍品,此類產品可能存在篡改日期或原料以次充好問題。餐飲場景中,上菜速度異常快且拒絕展示后廚的商家,使用劣質預制菜概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