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創新”同樣也是工匠精神的靈魂,篳路藍縷,砥礪前行,“崔”字走出的是一條“不斷創新,超越自我”的道路。2000多年前,張騫出使西域把芝麻帶回中原,小小的芝麻在中原大地與石磨相逢,完成了從芝麻到香油的轉化,進而演繹了一段“崔字一盤磨,香飄六百年”的傳奇故事。把芝麻變成香油,這本身就是崔氏人原始的創新,沒有一顆“匠心”這是不可能做到的。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理念的創新應該放在首位,因為只有統一了思想,才可能擺正航向,揚帆遠航。
崔字牌小磨香油的第十八代傳人崔升揚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就提出了“料必優、水必好、器必潔、秤必足”的經營原則;崔字牌小磨香油的第十九代傳人崔信山上世紀八十年代提出“做人靠人格,做事靠朋友,做產品靠質量”的經營理念,這些都是樸素的發展理念,有傳承,也有創新。1988年,崔瑞福接手企業時,適逢香油市場造假成風,聲名狼藉,他審時度勢提出了“有質量就有市場,有誠信就有未來”的市場發展觀。言行一致,立說立做,重樹了崔家香油的形象,讓瑞福油脂迅速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當發展走上快車道,企業出現“多業發展”的雜音后,崔瑞福又適時提出了“一輩子只吃一碗飯,一百年只做一件事”的發展理念,理清了員工思想,擺正了企業發展的方向。正是不同歷史時期適時跟進的理念創新,讓瑞福油脂這艘航船在前行的道路上擺正了航向,得以揚帆遠航。繼之是技術和設備的創新。瑞福油脂是我國石磨香油的開創者,摸著石頭過河,這就意味著工藝和設備都是自己創造出來的,但凡改進,皆為創新。傳統的核心技藝不能丟,但傳統技藝和設備已經不能適應市場的需要,怎么辦?創新是一條出路。在瑞福油脂的小磨香油博物館里,珍藏著一幅名為《崔香油修磨圖》的國畫作品。圖中的主人公崔香油,左手握釬,右手揮錘,心跟錘走,神隨釬轉,巧手騰挪,匠心獨運,一盤用于磨制小磨香油的石磨在他的手中重獲新生……崔瑞福說,在崔氏人眼中,崔香油已經成為工匠精神的一個圖騰。崔字的秘笈很大一部分都在那盤磨上,于是崔瑞福就開始琢磨把原始的石磨進行機械化改造,所有的技術都是自己克服,瑞福油脂不僅自主研發出了機械化石磨,還建成了規模很大的小磨香油生產石磨群。
“芝麻、篩選、漂洗、炒籽、揚煙、吹凈、磨醬、兌漿、攪油……”傳統工藝和現代化生產場景形成了強烈的對沖。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崔字牌小磨香油“小石磨水代法”生產工藝,并沒有因為“現代化”而改變。在這里,傳統和現代,傳承和創新,已經水乳交融。瑞福油脂不斷強化產品設計和研發能力,碩果累累。2013年,“小磨香油大型工業化生產集成技術開發及應用”、“富含維生素E芝麻油工藝研究及應用”兩個項目被認定為我國糧油學會科技成果一等獎。創新同樣是工匠精神的保障。管理是門大學問,必須要不斷創新管理理念。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瑞福油脂在我國同行業中率先引進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從原材料進公司到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建立了完整的操作規程。在瑞福油脂,從選芝麻,到制油工產,再到檢測包裝,任何一項工作都有據可循,這在很大程度保證了生產的標準化和產品的穩定性。崔瑞福認為,靠文化管人,靠制度管事,是有效的管理,有了精細化的管理,從而就有了對產品的負責,對工作的執著,對職業的敬畏,隨之誕生的必然是追求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