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第八屆廣州名酒展覽會舉辦地——廣州地處廣東省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緣,瀕臨南海,珠江入海口,毗鄰港澳,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歷史上悠久、的對外通商口岸,世界港口城市,的“南大門”。
廣州是主要的對外開放城市之一,作為對外貿易的窗口,外國人士眾多;近年來自非洲和中東的外籍人士急劇增加,被人稱為“第三世界首都”,并且開始出現非法移民的問題。有統計顯示廣州的黑人數量以每年30%-40%的速度增加,也有人指總人數達20萬之多,目前主要聚居在越秀區小北路、礦泉街道以及白云區三元里街道一帶,并有向周圍地區擴散趨勢。
地區經濟運行情況:2010年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0604.48億元,同比增長13.0%,成為國內第三個GDP過萬億的城市,也是個過萬億的副省級城市。
悠久歷史
一座有22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始建公元前214年,早建城時的叫任囂城。公元前九世紀的周代的周夷王八年,“百越”(《史記》中稱“南越”,《漢書》稱“南粵”)和長江中游的楚國人已有來往,建有“楚庭”,這是廣州早的名稱。226年,孫權將交州分為交州和廣州,“廣州”由此得名。古代廣州曾是三朝古都。廣州又稱“羊城”,廣州的文物古跡眾多,現有國家、省、市三級文物保護單位共219個,其中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1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59個。中山四路一帶先后發現了秦漢造船遺址和南越國宮署遺址,其中南越國宮署遺址兩次被評為“十大考古新發現”。目前,南越國宮署遺址、南越王墓、南越國水閘遺址等三處南越國史跡正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文化習俗
廣州是嶺南文化的中心地。粵劇是有代表性的地方劇,享有“南國紅豆”的盛譽。流行于粵、港、澳和東南亞等地區。廣東音樂源于廣州和珠江三角洲,吸納了中原古樂、江南小調和昆曲等的精華,與本地民歌、民謠相結合而成。嶺南畫派是現代畫派之一。廣雕、廣彩、廣繡馳名中外。粵菜是八大菜系之一,菜譜上千種, “食在廣州”聞名天下。
華僑之鄉
是的僑鄉,華僑人數居大城市**。據統計,海外華僑華人106.08萬人,分布在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港澳同胞87.72萬人,歸僑、僑眷、港澳眷屬156.87萬人。廣州市從1986年開始,分12批共授予373人“廣州市榮譽市民”稱號,以表彰他們對廣州作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