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政策給您說說茶油的好處
編輯:小李 發布時間:2012/2/2
國家林業局編著的《全國油茶產業發展規劃(2009-2020年)》分析了加快油茶產業發展的必要性——加快油茶產業發展,是優化食用油消費結構,提高國民膳食健康水平的需要。
一、加快油茶產業發展的必要性。目前,我國食用油消費主要是豆油、菜籽油等普通油品,保健食用油消費比例很低。茶油號稱“東方橄欖油”,是我國的特產。從其食物功能看,其色清味香,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長期食用茶油,對于心腦血管疾病具有很好的醫療保健作用,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已將其作為重點推廣的健康型高級食用油。因此,大力發展油茶產業,提供品質優良的茶油供應市場,滿足國人對食用油的需求,有助于改善國民食用油消費結構,提高國民身體素質。
二、市場分析。目前,油茶在國內外都有著廣闊的市場,發展潛力很大。全世界有40多個國家以橄欖油作為主要食用油,特別是地中海沿岸國家已經實現食用油料木本化。西班牙和希臘等國木本食用油料也占到本國食用油的80%~90%。油茶是我國得天獨厚的植物資源,也是目前可以與橄欖油媲美的木本食用油料。
油脂是人體不可少的營養物質,隨著全球人口增長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整體提高,食用油的消費量也在逐年增長。我國人口眾多,是世界上食用油消費大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質量的改善,消費觀念的轉變,人們更注重健康消費,對動物油脂消費越來越少,植物油消費逐年增加,尤其是食用油中的茶油和橄欖油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急劇增加。為滿足國內市場供應需要,我國于1985年開始從國際市場上進口油脂,1993年我國油料市場放開后,國內油脂供不應求,市場價格急劇上升,這一時期,我國食用油市場呈現以下三個特征:
第一是食用油消費量逐年提高,特別是優質木本油料消費量呈快速增長態勢。據統計,2004年全國食用植物油消費量達1750萬噸,人均年消費量13.5公斤;2007年食用油消費量達2250萬噸,人均消費量17.0公斤。與歐美等發達國家人均消費量45公斤相比,差距非常大。高品質茶油僅占食用油總消費的1.17%,與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橄欖油消費量占40%以上相比,差距更大。因此,優質茶油未來有著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
第二是食用油料供給嚴重不足,油脂工業潛力巨大。我國是食用油消費大國,也是食用油進口大國。根據海關統計,2007年我國進口油脂油料總計折油1509萬噸,較2006年增加306.6萬噸,增長25.5%。2007年,我國國產食用植物油為1035萬噸,自給率僅為46%,是我國歷史上食用植物油自給率最低的年份。
可以看出,我國的食用油還遠不能做到自給自足,每年都需要花費大量外匯進口食用油,以滿足國內市場需要。
第三是隨著貿易全球化以及國際市場對我國特有茶油優質特性的認識,國外企業從中國進口油茶生產加工茶油產品,以及國內企業將開發出來的茶油產品銷售海外,必將成為一種趨勢。
在國際市場上,茶油十分熱銷,國產茶油在日本等地的價格大大高于中國市場,國內頂級茶油的售價達到每噸10萬多元。據專家預測,如果茶油以精品形式打入國際市場,每噸售價可超過25萬元。2008年我國茶油產量僅為26.25萬噸,難以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如果加工成精制油進入國際市場,缺口會更大。
目前我國年產茶油為26.25萬噸,年人均占有量僅0.2公斤,遠低于發達國家年人均占有橄欖油20公斤的水平,食用油消費結構極不合理,發達國家橄欖油的消費量一般占其植物油總消費量的40%以上。我國要達到年人均茶油占有量2公斤的標準,全國茶油產量需增加10倍,年缺口達250萬噸左右,可見,未來茶油的市場需求非常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