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變質糧食產品的鑒別方法
編輯:小羅 發布時間:2012/10/6
在市場上出現的原糧或者成品糧,在存放了較長的是將后容易因為環境的變化受熱、受潮等發生霉變。但通常對霉變的糧食稍微進行加工肉眼便看不出來了,但其食用品質、營養品質卻是無法恢復的,長期食用會發生嘔吐、發熱甚至慢性中毒現象。
下面就介紹幾種常見糧食霉變后鑒別方法:
1面粉--正常面粉為白或淡黃色,略帶香味。生霉后顏色變暗、有酸味或哈喇味,若面粉中有許多小粉團,用手搓也不易散開,說明面粉變質已經很嚴重。
2大米--米粒表面變暗、變黃、變綠,有霉味、臭味等,均說明大米已經霉變了。大米霉變后有可能產生黃曲霉毒素,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3綠豆--正常的綠豆應為清綠色或黃綠色。辨別綠豆時,一是觀其色,如是褐色,說明其品質已經變了;二是觀其形,如表面白點多或綠豆中空殼較多,說明其已經被蟲蝕,沒有食用價值。
為了人們的身體健康,涉糧管理部門將嚴把糧食質量,防止霉變的糧食進入市場。消費者在購買和食用時,要認真辨別霉變糧食,把好入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