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選購也有門道可循
編輯:子驍 發布時間:2013/2/20
如今的食用油市場,其品種眾多,大豆油、調和油、菜籽油、橄欖油、玉米油……讓人不知該如何選擇。下面看專家教您如何選購食用油。
找對地方選對油品
什么樣的烹調方式采用什么樣的食用油,是大有門道的。趙利軍介紹,像葵花油、菜籽油冒煙點低,適合于水炒,大火一炒就會冒煙變質;大豆油、玉米油冒煙點高,適合于中大火炒,用來炒點家常小菜最適合不過了;山茶油和花生油具有易儲存耐高溫的特點,特別適合煎炸或者大火烹調;橄欖油、芝麻油、香油、亞麻籽油是涼拌菜時的不錯選擇;調和油品類多樣,可分別適用于熘、炒、煎、炸或涼拌。另外,很多人喜歡用胡麻油涼拌菜,其實它更適合于炒菜。“買食用油務必到正規場所,不要圖便宜去小作坊。”趙利軍提醒,超市等正規場所都會有生產廠家出示的全項檢驗合格報告和出廠檢驗報告,如果消費者對食用油質量有疑問,可以要求售賣場所出具這兩份報告,以驗明其正身。而小作坊通常會以零散稱斤的方式售賣食用油,由于生產作坊多分散分布,多數游離于質監部門的監管之外,有些甚至用的是地溝油。
務必看好包裝標簽
買到適合自己的油品后,消費者還須看包裝標簽,以便選到上乘食用油。
食用油按工藝分為3種,即物理壓榨油、化學浸出油和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油。趙利軍解釋,前兩種方法制作的食用油,無任何溶劑殘留;浸出是化學加工工藝,若處理不當,會有微量的溶劑殘留。“3者只是油脂制取工藝不同,只要符合食用油脂質量標準和衛生標準,就是安全的,消費者可放心食用。但如果要追求絕對的天然,消費者最好選擇壓榨油和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油。”
除了工藝,消費者還須看好食用油的品質等級,食用油品質等級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一級食用油最為清亮、透明、雜質含量也最少。趙利軍強調,食用油品質越高,在高溫加熱之后油煙越少,產生的過氧化物等強致癌物幾率也就越小。另外,如果食用油外包裝上僅標注“烹調油”“色拉油”等含糊詞匯,均被視為不符標準的標示,消費者不要購買。
一些食用油外包裝上標示著“轉基因”或“”的字樣。針對此,趙利軍稱,對于轉基因產品的危害性,科學界還沒有定論,出于這種不確定,還是倡導人們購買食用油。不要迷信特殊功效“選購食用油時,消費者千萬不要讓一些概念性的特殊功效給忽悠了,也千萬不要迷信和指望哪種食用油會對某種病癥有預防和緩解的作用。”趙利軍特別提醒消費者,食用油既沒有年齡層次的劃分,也沒有特殊體質的劃分,只要按照家庭的需求選購即可。
如今,市場上售賣的部分食用油聲稱可以補鋅、調脂、滋潤肌膚、消除疲勞、改善體質、減輕體重等,甚至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減少膽囊炎和膽結石的發生,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冠心病等諸多病癥,功效可謂五花八門。這樣看來,似乎小小的食用油已經成了“靈丹妙藥”,其實不然。
趙利軍解釋,可能某一種食用油里面含有少量的營養成分,大量攝入該營養成分會對人體產生某種功效,但食用油中這種營養成分的含量非常微小,若人們每天攝入體內的食用油在5-6ml,攝入的營養成分微乎其微,根本談不上所謂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