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調料恰當放置時間的健康小提醒
編輯:亞南 發布時間:2013/5/30
調味料發揮其神奇的功效,將普普通通的菜變成美味佳肴。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鹽,各種美食都離不開鹽,糖,醋,酒的。鹽,要晚放才好,那其余的調調味料發揮其神奇的功效,將普普通通的菜變成美味佳肴。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鹽,各種美食都離不開鹽,糖,醋,酒的。鹽,要晚放才好,那其余的調味料應啥時候放才最好呢?
食糖:在烹調中添加食糖,可提高菜肴甜味,抑制酸味,緩和辣味。如果以糖著色,待油鍋熱后放糖炒至紫紅色時放入主料一起翻炒;如果只是以糖為調料,在炒菜過程中放入即可;而在烹調糖醋鯉魚、糖醋藕片等菜時,應先放糖,后放鹽。
料酒:料酒主要用于去除魚、肉類的腥膻味,增加菜肴的香氣。料酒應該是在整個燒菜過程中鍋內溫度最高時加入,腥味物質能被乙醇溶解并一起揮發掉;而新鮮度較差的魚、肉,應在烹調前先用料酒浸一下,讓乙醇浸入到魚、肉纖維組織中去,以除去異味。
提醒:中國的料酒分黃酒和白酒兩大類,通常炒青菜、綠色類用白酒,肉類用黃酒。可以很好地帶出食物的鮮味、去腥等。西式料酒分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以及烈酒等,通常白肉放白酒,紅肉放紅酒。如魚肉,用白葡萄酒烹煮。
醋:醋不僅能祛膻、除腥、解膩、增香,軟化蔬菜纖維,還能避免高溫對原料中維生素的破壞。做菜放醋的最佳時間在“兩頭”,有些菜肴,如炒豆芽,原料入鍋后馬上加醋,既可保護原料中的維生素,同時又能軟化蔬菜中的纖維;而有些菜肴,如糖醋排骨、蔥爆羊肉,原料入鍋后加一次醋,其作用是祛膻、除腥,菜肴臨出鍋前再加一次,以解膩、增香、調味。
提醒:醋中所含的醋酸是種弱酸,且濃度很低,用來涼拌蔬菜時不會破壞胡蘿卜和芹菜的營養成分,所以可以放心食用。胡蘿卜、芹菜營養價值豐富,胡蘿卜中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攝入后可以變成維生素a,而維生素a是維持眼睛和皮膚健康的關鍵,并可促進鈣的吸收,防止缺鈣。芹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群及植物纖維素。夏季天氣炎熱,體力消耗大,人容易食欲不振,涼拌菜時加點醋,既清脆爽口,增進食欲,還能補充消耗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除了胡蘿卜、芹菜外,任何可以涼拌的蔬菜都是可以用醋調味的。
但是,炒胡蘿卜或芹菜時放醋,情況就不一樣了。菜加熱后會加速醋酸與菜的化學反應,醋酸會大大破壞胡蘿卜素含量,而芹菜屬于綠色蔬菜,加熱烹制過程中,營養物質和葉綠素在醋酸的作用下會被破壞,使綠色蔬菜迅速變成黃褐色,既破壞了菜肴的美感,又使菜肴營養價值降低。因此,炒胡蘿卜、芹菜等蔬菜時最好不要加醋。
醬油:醬油可增加食物的香味,并使其色澤更加亮麗,從而增進食欲。烹調時提倡后放醬油,這樣醬油中的氨基酸和營養成分能夠有效保留。
提醒:炒蔬菜時一定要先關火,再加入醬油。否則醬油的營養會被破壞、失去鮮味,其中所含糖分還會因高溫變化而產生酸味。
味精:味精能給植物性食物以鮮味,給肉食品以香味。當受熱到120℃以上時,味精會變成焦化谷氨酸鈉,不僅沒有鮮味,還有毒性。味精在70℃—90℃時使用效果最好,因此一定要在菜起鍋之后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