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致和臭豆腐怎么樣,王致和臭豆腐價格?王致和臭豆腐是老北京的傳統小吃,屬于豆腐乳的一種。王致和臭豆腐好吃嗎?王致和臭豆腐干凈嗎?王致和臭豆腐營養價值有什么?王致和臭豆腐制作工藝如何?王致和臭豆腐吃了好不好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王致和臭豆腐怎么樣
王致和臭豆腐是老北京的傳統小吃,屬于豆腐乳的一種。顏色呈青色,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發明人是安徽人王致和,流傳至今已有300多年。他原是個文人,多次進京趕考不中,改為以制豆腐為生,并創制出臭豆腐。臭豆腐曾作為御膳小菜送往宮廷,受到慈禧太后的喜愛,親賜名“御青方”。
王致和臭豆腐是以含蛋白質高的優質黃豆為原料,經過泡豆、磨漿、濾漿、點鹵、前期發酵、腌制、灌湯、后期發酵等多道工序制成的。其中腌制是關鍵,鹽量和佐料的多少將直接影響臭豆腐的質量,鹽多了,豆腐不臭;鹽少了,易造成腐乳的糟爛甚至腐敗。王致和臭豆腐臭中有奇香,是一種產生蛋白酶的霉菌分解了蛋白質,形成了極豐富的氨基酸使味道變得非常鮮美,臭味主要是蛋白質在分解過程中產生了硫化氫氣體所造成的。另外,因腌制時用的是黃漿水、涼水、鹽水等,使成型豆腐塊經后期發酵后呈豆青色。
王致和臭豆腐歷史悠久,是北京特殊風味中的名品,臭中有奇香是它的特色。
王致和臭豆腐價格
王致和 臭豆腐乳 330g價格:¥7.90
王致和 精制3#臭豆腐150g 臭豆腐價格:¥6.90
王致和 精制2#臭豆腐240g 臭腐乳價格:¥9.90
王致和 臭豆腐330g*1瓶裝+大塊腐乳340g*1瓶裝價格:¥15.90
王致和 精制3#臭豆腐150g*3瓶價格:¥19.90
王致和 精制2#臭豆腐240g*3瓶價格:¥25.90
王致和臭豆腐營養價值
王致和臭豆腐臭中有奇香,是一種產生蛋白酶的霉菌分解了蛋白質,形成了極豐富的氨基酸,使味道變得非常鮮美。經檢測,100克王致和腐乳中的氨基酸含量可滿足成年人一日的需要量,鈣、鐵、鋅含量高于一般食品,還含有VB1、VB2,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
它不僅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而且有較好的藥用價值。古醫書記載,臭豆腐可以寒中益氣,和脾胃,消脹痛,清熱散血,下大腸濁氣。常食者,能增強體質,健美肌膚。享有“鑄軍魂,展軍威”美譽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某軍團戰士,正是因為每年夏季食用王致和公司贈送的臭豆腐,才擺脫了“夏練三伏”造成的腋下、股下皮膚潰爛的困擾,不再受腳氣的侵襲。
秘方、選料考究、工藝精湛、摯誠實在。以質取勝才使得這平凡的小方塊充滿了神奇的魅力。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王致和人對腐乳的研究也逐漸地進入更深的層次。小小的“紅方”、“青方”已經不僅僅作為餐桌上的調味品,因其較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效,已經漸漸成為人們飲食的一道必不可少的正菜、成為人們調理身體、促進健康的佳品。吃些臭豆腐,對預防老年性癡呆有積極作用。
王致和臭豆腐歷史起源
王致和臭豆腐,是豆腐乳中的一種,顏色呈青色,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發明人是安徽人王致和,流傳至今已有300多年。
相傳清朝康熙八年,由安徽來京趕考的王致和金榜落第,閑居在會館中,欲返歸故里,交通不便,盤纏皆無;欲在京攻讀,準備再次應試,又距下科試期甚遠。
無奈,只得在京暫謀生計。王的家庭原非富有,其父在家鄉開設豆腐坊,王致和幼年曾學過做豆腐,于是便在安徽會館附近租賃了幾間房,購置了一些簡單的用具,每天磨上幾升豆子的豆腐,沿街叫賣。時值夏季,有時賣剩下的豆腐很快發霉,無法食用,但又不甘心廢棄。他苦思對策,就將這些豆腐切成小塊,稍加晾曬,尋得一口小缸,用鹽腌了起來。之后歇伏停業,一心攻讀,漸漸地便把此事忘了。
秋風送爽,王致和又想重操舊業,再做豆腐來賣。驀地想起那缸腌制的豆腐,趕忙打開缸蓋,一股臭氣撲鼻而來,取出一看,豆腐已呈青灰色,用口嘗試,覺得臭味之余卻蘊藏著一股濃郁的香氣,雖非美味佳肴,卻也耐人尋味,送給鄰里品嘗,都稱贊不已。
王致和屢試不中,只得棄學經商,按過去試做的方法加工起臭豆腐來。此物價格低廉,可以佐餐下飯,適合收入低的勞動人食用,所以漸漸打開銷路,生意日漸興隆。后經輾轉籌措,在延壽街中間路西購置了一所鋪面房,自產自銷,批零兼營。據其購置房屋的契約所載,時為康熙十七年冬。
從王致和創造了的臭豆腐以后,又經多次改進,逐漸摸索出一套臭豆腐的生產工藝,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質量更好,名聲更高。清朝末葉,傳入宮廷。傳說慈禧太后在秋末冬初也喜歡吃它,還將其列為御膳小菜,但嫌其名稱不雅,按其青色方正的特點,取名“青方”。
從清朝到新中國成立的三百多年間,王致和雖更換了幾代人,卻始終保留著“王致和”這個老字號,保持著王致和臭豆腐的傳統風味。
王致和臭豆腐制作工藝
王致和是安徽省仙源縣(今黃山市黃山區)舉人,1669年(清康熙八年)進京會試落第,為謀生計,做起了豆腐生意,一邊維持生計,一邊刻苦攻讀,以備下科。一次,他做出的豆腐沒賣完,便切成四方小塊,配上鹽、花椒等佐料,放在一口小缸里腌上。由于他一心攻讀,漸漸地把此事忘了。至秋涼重操舊業時,驀地想起那一小缸豆腐,忙打開一看,臭味撲鼻,豆腐已成青色,棄之可惜,大膽嘗之,別具風味,遂送與鄰里品嘗,無不稱奇。王致和屢試不中,遂盡心經營起臭豆腐來,由此誕生了“王致和臭豆腐”。
1670年王致和雇了幾個人開起制作臭豆腐的小作坊。1678年(清康熙十七年)在前門外延壽寺街路西開設了“王致和南醬園”,清末傳入宮廷,成為慈禧太后的一道日常小菜。1958年,王致和等聯合成立國營田村化學釀造廠;1972年更名為北京市腐乳廠;1985年注冊“王致和”商標;1986年,王致和、金獅等調味品企業合并為金獅食品釀造工業公司;1991年,更名為北京市王致和腐乳廠;1999年,更名為王致和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王致和食品廠。
臭豆腐,又名青方、青腐乳,是腐乳家族中的一種。風味特點與眾不同,釀制成的臭豆腐具有刺激性的臭味,但是臭里含香,素有“聞著臭,吃著香”的美譽。
臭豆腐的主要特點是在后期發酵過程中以低濃度的鹽水為湯料釀制而成,表面的色澤基本一致,呈豆青色的。最有名的是北京王致和臭豆腐。王致和臭豆腐生產一直秉承老字號精益求精的傳統生產方式,經幾十道工序,精工細做,形成特有的風味。通過傳承創新和現代生物技術的運用,菌種純度和質量不斷提高,確保了王致和臭豆腐的獨特風味。許多工序都傳承了舊有的工藝特點,關鍵工序仍為手工操作,湯料配制一直沿用王致和獨特的湯料配方,形成王致和臭豆腐的核心技術,制造出的臭豆腐具有特殊的硫酯香氣,滋味鮮美,咸淡適口,臭中含香,保證了其的細、軟、鮮、香的特點,而且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營養價值。
“王致和臭豆腐制作工藝”已經被完整地留傳下來,保護與傳承不僅是“王致和”企業幾年內需要做的工作,更是為保護“王致和”老字號的傳承與創新所必須做的一項長期的工作。
王致和腐乳釀造技藝繼承的是毛霉型腐乳的制作工藝。這種霉是從天然霉類提純出來的蛋白酶,保證了豆腐在發酵過程中不會產生青霉等有害物質。豆腐塊規格控制為“3.1×3.1×1.8”(單位厘米)大小,在完成了切塊等工序后,豆腐塊經歷霉菌的前期發酵,便會長出如小雞茸毛一般的白毛,工作人員經過搓毛,即用白毛把豆腐包住后再經配湯進入后期發酵工序,整個程序要歷時3個多月。目前,王致和人已經將“腐乳制作用毛霉菌種”申請了國家專利,成為該廠的自主知識產權。
據負責人介紹,目前腐乳制作的湯料配方是產品的核心,如同“可口可樂”的配方一樣是商業機密,企業與參與生產的員工全部簽訂了保密協議。
王致和腐乳細、軟、香、鮮的獨特口味,也正因為源自這個秘方。
王致和臭豆腐怎么樣,王致和臭豆腐價格?以及王致和臭豆腐其他詳細介紹就是以上了,王致和臭豆腐作為一種特色傳統小吃,還是有諸多追隨者的!不過小編在此提醒大家,任何東西在食用時都務必要掌握好食用適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