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小籠包的歷史與特色
發源地與傳統工藝:嵊州有著“中國小吃文化名城”之稱,是小籠包的發源地之一,嵊州小吃尤以小籠包為特色。《嵊縣志》記載,1933年,嵊州人陳東升在當地開了第一家小籠饅頭店,其制作的小籠肉饅頭,配料獨特,皮薄餡鮮而含汁,深受食客喜愛。嵊州小籠包堅持選用老面發酵制作面皮,以豬前腿肉為餡料,講究“皮薄餡多,韌滑有彈性”。
傳播與發展:嵊州小籠包被走南闖北的嵊州人帶向了全國各地。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越來越多的個體工商戶開起了“夫妻店”“兄弟店”,嵊州小籠包的香氣越飄越遠。如在嵊州剡湖街道禹溪村,60%以上的勞動力在全國做小籠包生意,做小籠包的收入占村民總收入的80%以上。
嵊州小籠包的產業現狀
速凍小籠包的興起:近年來,電商和冷鏈的快速發展,給嵊州小籠包換上了“大蒸籠”,主營速凍小籠包的生產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在當地一家小籠包生產企業里,兩條流水線上,200余名工人有條不紊地忙碌著,經過發面、包制、蒸煮、冷卻等多道流程,一只只胖鼓鼓的小籠包誕生,即將被裝車運往全國各地。嵊州人陳宏基介紹,他原本在杭州從事餐飲行業,去年回到家鄉與合伙人一起開辦企業,進行速凍嵊州小籠包的生產,一天可生產60多萬只,已進入全國多個頭部商超。
海外市場的開拓:今年9月,嵊州超20萬只速凍小籠包乘上了開往柬埔寨的貨輪,這也是嵊州小籠包首次“闖蕩”海外市場。嵊州商業集團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杜潔受訪時介紹,當地正在委托代理公司進行港澳和海外商標的申請注冊,并聯合市場監管局制定關于助推嵊州小籠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將通過制定統一的商標、產品標準等,與小吃生產企業合作貼牌生產,拓寬銷售渠道,引導產業良性發展。
嵊州小籠包產業的意義與未來目標
共富路徑的探索:做好一只小籠包,承載著嵊州人的鄉愁與匠心,更是浙江縣域探索共富路徑的生動寫照。目前,全國已有嵊州小吃門店3萬多家,小吃從業者超8萬人,小吃產業規模達到140億元,“小吃共富”成為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一張金名片。
未來發展目標:嵊州市委書記裘建勇表示,近年來,當地高度重視小吃產業發展,大力推進“小吃統標”,注冊“小吃商標”,開發“小吃大腦”,編制“小吃地圖”,建設“小吃產業園”,把“小點心”做成“大市場”。當地正全力沖刺線上線下、市內市外“雙百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