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勾芡技術的關鍵要點
淀粉選擇:馬鈴薯淀粉糊化后透明度高,適合熘汁;玉米淀粉穩定性強,適合燉菜薄芡。
時機控制:需在菜肴九成熟時淋芡,過早易焦糊,過遲導致食材過老。
濃度分類:
包芡(如魚香肉絲)要求汁液全包裹原料
流芡(如紅燒魚)需部分汁液自然流淌
補救措施:芡汁過稀可補淀粉水二次收稠,過稠則加熱水稀釋。
2.掛糊的實用技巧
基礎糊型:
蛋清糊(軟炸里脊)用蛋清+淀粉,保持外酥里嫩
脆皮糊(炸茄盒)添加花生油提升酥度
預處理要求:冷凍原料需解凍后擦干水分,防止它脫糊;高油脂食材先拍粉再掛糊。
創新配方:啤酒糊(啤酒+淀粉)可使炸雞翅更松脆,適合西式改良菜。
3.火候的動態調控方法
火力分級應用:
旺火(200℃+):爆炒青菜需全程保持油面輕微冒煙
中火(160-180℃):煎豆腐需先中火定型后轉小火慢烘
食材適配原則:
葉菜類全程大火縮短加熱時間
帶骨肉類需"旺-中-小"三階段調火
鍋具影響:熟鐵鍋導熱快適合爆炒,琺瑯鍋蓄熱好適合燉煮。
4.復合技法的協同運用
先掛糊后控火:糖醋里脊需先中火炸定型,再復炸時升油溫逼出多余油脂。
勾芡前的火候:熘肝尖需在旺火狀態下快速勾芡鎖住嫩度。
補救案例:炒肉片若過老,可兌入芡汁小火燜2分鐘恢復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