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內臟類食材的短時涮燙
鴨腸與毛肚:
鴨腸涮燙8-15秒至微卷曲,高溫(≥100℃)快速滅活表面細菌;
毛肚采用"七上八下"(約15秒)處理,細胞壁受熱收縮形成脆嫩質地。
安全補充:若擔心寄生蟲風險,可延長至1-2分鐘,但口感會偏硬。
2.肉類的中程控制
薄切肉片:
牛羊肉卷涮燙30秒-1分鐘,肉色由紅轉灰白即為蛋白質變性完成;
厚切肉塊(如手切羊肉)需5-8分鐘,中心溫度需達75℃。
丸類制品:
魚丸/蝦丸浮起后繼續煮2-3分鐘,確保中心熟透。
3.耐煮食材的長時間處理
腦花與血旺:
需持續煮沸10-15分鐘,徹底滅活可能存在的寄生蟲卵;
腦花中心溫度需≥85℃并維持3分鐘以上。
根莖類蔬菜:
土豆/蘿卜片煮3-5分鐘至筷子可穿透,淀粉充分糊化。
4.海鮮與特殊食材
魚蝦類:
蝦仁涮2-3分鐘至蜷曲,魚類切片1-2分鐘至不透明;
帶殼貝類需煮5分鐘以上至殼張開。
豆制品:
凍豆腐煮5分鐘以上促進孔隙吸汁,鮮豆腐1分鐘即可。
5.操作注意事項
溫度監測:使用食品溫度計檢測厚食材中心溫度(肉類≥75℃,海鮮≥63℃)。
分批次下鍋:先煮耐煮食材(腦花、蘿卜),后涮易熟食材(綠葉菜、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