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26·盛洲美食美刻|酒糟鮮筍扣肉,帶著年的味道,從記憶里走出來!
- 2022/1/18·盛洲美食美刻|淡糟香螺片,咸甜糟香味,口感脆嫩!
一顆小小的種子,不經意間被改寫風味密碼,在我國人的餐桌上開出朵朵奇葩,游漿豆腐,形態多樣色彩紛呈,風味交融滋味萬千,一日三餐四季輪回,泰寧人餐桌上豆腐的故事,總有偶然和驚喜!
在我國的餐桌上,能做到南北通吃,各地常見的食材,典型的莫過于豆腐。
泰寧上清鄉以制作游漿豆腐而聞名,豆漿燒至沸騰,反復過濾豆渣,確保豆腐滑嫩純凈,豆漿加入鹽鹵,神奇的轉化開始發生,三指轉動木勺,漿水均勻沁入豆漿。
在漿水的凝聚作用下,植物蛋白,轉化成另外一種形態,豆花逐漸與水分離,整個過程全靠一雙巧手點化。
豆花迅速舀出灌注于磨具之上,重力擠壓,蛋白分子凝練密集,2個多小時的重力脫水,是豆腐成型前的沖刺,豆腐出落的幼白細嫩,吹彈可破。
切方塊小火慢炸,豆腐以另一種姿態呈現,相比鮮豆腐的清爽嫩滑,炸豆腐香酥可口,有著更多的料理空間。
五花肉油潤鮮香,一點辣椒提味,白菜清甜爽口,燴煮,較大程度保證各種滋味被豆腐吸收。農家豆腐,是泰寧人餐桌上的常客,滋味細膩而悠長。
制作豆腐剩下的豆腐渣,口感略顯粗糙,與雞蛋的重新組合,催生全新味覺體驗。在熱油作用下,蛋白質變硬,口感香酥綿密,盡顯農家質樸。
過橋豆腐,名字取材泰寧的廊橋文化,中間整齊鋪就豆腐,兩邊以蛋和肉糜襯托,大火清蒸,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的風味交融,回味無窮。
風味豆渣餅,與農家做法不同,豆渣以蔥花混合揉捏成餅狀,蘸取蛋液,增加風味層次,覆以面包糠裹住外皮,熱油激發香氣,口感更顯精致酥脆。
炸游漿豆腐,簡潔質樸,船只擺盤,彰顯意境,精妙之處在于入口時,豆腐鉆孔,以秘制醬料灌入其中,香辣脆嫩充盈口腔。
福袋的制作,汲取客家釀菜的精華,豆腐掏空,冬筍豆干切丁,增添山林風味,韭菜增香提味,大火爆炒,作為內餡填入豆腐,以草繩系緊蒸熟。福袋外表圓融,取福祿之意,內里充斥各類風味,亦如人生百味,意味悠長。
豆腐丸子,先將豬肉剁茸,胡蘿卜、香蔥切丁,豐富味道層次,并保證營養均衡,豆腐切碎增加細膩口感,混合肉茸,剁至食材完成交融,嫻熟手法運用巧豆腐丸成型。
泥鰍鮮活,肉質滑嫩鮮美,傳統認為有著強健筋骨的功效。黨參、枸杞、黃梔子都是冬日里的上品。泥鰍鉆豆腐本是泰寧當地的傳統菜肴,用藥膳的概念賦予它全新的風味。泰寧地處閩北,冬日里氣溫驟降,一碗泥鰍豆腐湯,更能滋養身心。
泰寧人把這般奇思妙想注入豆腐,通過視覺和味覺展現豆腐的風情萬種,這座小而美的古城,因為豆腐而充滿獨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