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下雨較濕潤對身體不宜 請排濕毒
編輯:小李 發布時間:2012/2/27
短暫的回暖期過后,因冷暖空氣的交鋒,陰雨綿綿。過于潮濕的空氣也讓人體由內到外都有不適反應,感冒發燒、呼吸道感染、腸胃不適、胃口不佳等各種不適襲來。南京市中醫院金陵名醫館謝英彪主任中醫師建議大家,多吃薏米、山藥、紅棗等健脾化濕的食物,為身體“排濕”。
春雨綿綿正適合萬物生長,濕氣雖然是正常的,但是過盛時也會成為當季的致病因素之一。中醫學認為,“濕邪”是“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的統稱)之一,在人體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就會成為致病因素,并侵犯人體導致疾病。
比如“濕邪”,可能引起身體沉重、疼痛,尤其是關節伸縮不順,引發腰背病或;內濕則表現為脾胃不佳,尤其是本身脾胃就不好的人,口淡、食欲下降,胸腹感到很悶,容易發生拉肚子、功能性胃腸炎發作的情況。還有的人會出現打嗝,腹部脹得難受,這些都是消化不良的癥狀。
專家表示,注意到以下八點,可以有效減少不適:
1.不要久居潮濕之地。
2.濕氣大、陰雨天時不要常開窗。
3.注意室內的抽風和抽濕。
4.即使衣服難干也不要勉強穿不干的衣服。
5.潮濕往往與“寒”一起來,要注意保暖,不要受涼。
6.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多吃健脾胃、去濕食物,如薏米、山藥、紅棗等,適當溫補,讓濕氣隨大小便外排。平時容易出現多汗、反復感冒的氣虛患者,為,可以吃些山藥和大棗。
7.天氣好時要多外出曬太陽,適當運動。
8.不要太敏感于天氣變化,學會自我調控和駕馭好情緒,遇到不愉快的事要戒怒,并及時進行合理宣泄,可防肝氣郁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