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菜燉芋頭
編輯:子驍 發(fā)布時間:2012/5/4
“走遍大江南北,吃盡四方美食”是許多美食愛好者一直向往的生活。那么對于喜歡宅在家里的美食愛好者來講,想吃特色菜了怎么辦?不用愁,下面就由火爆糖酒百科小編子驍為大家介紹一道特色蘇菜:大菜燉芋頭。其具體做法如下:
原料:大菜、小芋頭。
鹽。
特色:揚(yáng)州八怪愛吃的美味。
操作:
1、大菜、芋頭分別洗凈,芋頭去皮切小塊,大菜切小段。
2、鍋里熱油,倒入大菜煸炒至變軟。
3、再倒入芋頭煸炒,添加適量的清水,不用蓋鍋蓋,中小火燉一會。
4、芋頭熟了以后,加點(diǎn)鹽調(diào)味即可。
貼士:
1、大菜,不是北方的大白菜,而是一種淺綠色長條狀似芹菜的青菜。通常在冬至前一個月開始上市。
2、大菜梗長葉子短,挑的時候和青菜不一樣,要挑白梗的,下鍋才能燒的爛。我媽還會把它切碎了,用鹽碼啊在,殺下水。炒個毛豆米、百葉什么的,非常下粥下飯。
3、揚(yáng)州人喜歡用大菜做菜,用它燒芋頭、墊砧肉、燒咸肉……能變出很多花頭。等到小雪過了就快下市了,只能用來腌菜。芋頭是嫩大菜最常見的搭配。芋頭要用小芋頭,那種大芋頭不行。小芋頭要挑容易爛的,剝了皮,先炒大菜,煸純了軟了,再放小芋頭,加點(diǎn)水煮透了以后,鹽調(diào)味就行。煮的時候不要蓋鍋蓋,大菜容易變黃的。也不用放味精,自然鮮,吃的你嘴兒歪歪的,攢死了。
4、小雪以后,就可以腌大菜了。洗干凈了,也有的人家不洗,只是把泥擦擦,在太陽下吹干了,然后用腌菜的大鹽從菜心抹起,內(nèi)外都抹上。一層層的碼到壇子里,最后用大石頭壓上。三天后如果出鹵了,從底向上翻一遍,隔兩天再翻一次,等到全癟了,再繞圈打把,放到另一個壇子里,將口封好。等到早春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吃了。腌制后的大菜就是咸菜,揚(yáng)州人過年必吃的“十錦菜”,就是以咸菜配以胡蘿卜、百葉絲、金針、木耳等。
5、而將咸菜用清水燒一滾,然后在太陽下曬干了,就是梅干菜。梅干菜燒肉,那是絕配。
6、咱們平常百姓愛吃大菜,連揚(yáng)州八怪也百吃不厭。
7、提起揚(yáng)州八怪,多數(shù)人會以為是八個人。其實(shí),這是泛指,是指清代時期在揚(yáng)州一批畫風(fēng)相近的畫家的代名詞。較出名的八位名家是汪士慎、鄭燮(鄭板橋)、高翔、金農(nóng)、李鱔(李復(fù)堂)、黃慎、李方膺、羅聘這八人。李復(fù)堂還為大白菜做過畫,并題詩云:“甘香得自淡淡馀,玉釜官廚味不如,他日閑居歌十畝,掩關(guān)常讀老農(nóng)書。”可見大菜其清淡宜人的美味。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chǎn)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