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菜類不同的做法,吸收營養才會更多
編輯:小李 發布時間:2013/4/11
在平時做菜的時候,我們如何才能確定菜的營養被我們吸收或者利用了呢,其實只要掌握一點小小的技能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加美好,營養健康,還您一個健康的體魄。下面就給大家說說這些食物的烹飪做法。
葉菜類久煮維生素易流失
蔬菜烹調的時間越短、養分的流失也越少。蔬菜富含維生素C、B群等水溶性維生素,和鉀、磷、鐵等礦物質,這類維生素及礦物質遇高溫會被破壞,因此建議炒菜時,等鍋內的油熱后再放菜,快炒起鍋較能確保營養、色澤。
一般葉菜類不耐久煮,水煮久了,營養成分流失也多,這也是西方人習慣吃生菜的原因之一。但有些蔬菜必須久煮,腸胃才能消化,像含淀粉質較高的芋頭、山藥、地瓜等,以及含纖維質較高的竹筍等。
豆類含毒素煮熟才能入口
有些蔬菜適合涼拌,像芹菜、洋蔥、萵苣、番茄、黃瓜等。也是營養師提醒,一些豆類必須完全煮熟才能吃,例如,四季豆雖然也適合涼拌,但前提是必須煮熟,它含胰蛋白抑制物質,會抑制胰蛋白的活性,刺激胃腸道,導致惡心、嘔吐、腹痛等癥狀,因此必須經高溫煮熟,才能破壞胰蛋白抑制物質。另外,四季豆還含皂素、植物血球凝集素,必須加熱煮熟才能破壞這些有害物質。
專家表示,皂素會強烈刺激消化道黏膜,引起出血性炎癥,并有溶血作用;植物血球凝集素是一種蛋白質,會引起嘔吐反應。
胡蘿卜南瓜營養得靠「加油」
含水溶性維生素的蔬菜怕久煮,但像胡蘿卜、南瓜、番茄等蔬菜,得煮了才會釋放營養素。
專家以胡蘿卜為例,它富含β胡蘿卜素,是維生素A的先質,人體無法制造維生素A,必須從這類食物補充。但維生素A屬脂溶性維生素,烹調時必須加食用油,或與含油脂的肉類一起烹煮,才能把β胡蘿卜素釋放出來形成維生素A。番茄的茄紅素也是同樣的道理。
生胡蘿卜破壞維生素C別打蔬果汁她說,有些根莖類如胡蘿卜等,可帶皮烹煮,因為外皮可防止內部養分氣化或溶解于水。如果不帶皮煮,這種蔬菜湯也富含營養,盡量喝掉。
生胡蘿卜也常被拿來當生菜,但生吃胡蘿卜就吃不到維生素A的營養,且胡蘿卜含「氣化酵素」,會破壞維生素C,因此生胡蘿卜不適合和其他蔬果一起打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