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好的人不宜多吃粗糧
編輯:丹丹 發布時間:2013/5/20
常吃粗糧,對預防高血脂高血糖有一定的功效,很多養生專家都建議在日常生活中藥多吃粗糧。可怎么吃才科學,是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粗糧,很多老百姓就沒主張了。今天小編就教大家吃粗糧的科學方法。
對于常吃精米白面,頓頓大魚大肉的“三高”人群而言,粗細糧搭配,有助于平衡營養,預防慢性疾病。然而,粗糧雖好,卻不宜多吃,尤其是對老年人和腸胃功能不好的人。就拿紅薯來說吧,雖然是一種價廉味美的健康食品,但由于它含有特殊的紅薯淀粉和纖維,如果不蒸熟煮透,很容易在腸胃內產酸、產氣,引起肚脹、燒心等腸胃不適癥狀。因而吃紅薯也要有一定的講究。一是吃熟不吃生。紅薯中所含的大量淀粉,外面包裹著一層堅韌的細胞膜,只有煮熟蒸透,人體才容易消化吸收,同時,煮熟還可破壞大部分氧化酶,減少氣體的產生,避免脹氣。二是一次不可吃得過多,一天總量也要控制。紅薯的不足之處在于蛋白質、脂肪較低,吃得太多,影響其他食物的攝取,還可能會影響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
正確的吃法是,平時主食仍然以米、面等為主,可搭配100-200克的紅薯。陳超剛副教授介紹說,吃紅薯的時間沒有固定說法,可在正餐吃,也可以作為加餐零食。放在早餐或中餐吃,可更好地幫助延緩上午或下午饑餓感。紅薯含蛋白質和脂肪少,宜與優質蛋白質食品如牛奶、肉類搭配食用。市面上有紅心的紅薯,有紫心番薯,還有顏色淡黃的番薯,不同的品種,在胡蘿卜素、植物活性物質的含量方面有一些差異,顏色紅黃或呈色越深的,抗氧化營養成分含量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