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居民食鹽量遠遠超過了健康水平
編輯:小敏 發布時間:2013/5/27
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氯化鈉中的鈉元素是我們體內不可缺少的一種化學元素,它具有調節體內水分、增強神經肌肉興奮性、維持酸堿平衡及血壓正常的功能。
但是,體內鈉元素含量如果偏高,就會引發一系列慢性疾病。據高血壓流行病學調查證實,人群的血壓水平和高血壓的患病率均與食鹽的攝入量密切相關。高鹽飲食還可使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危險性大大增加,超重和肥胖者的血壓對食鹽攝入多少更為敏感。
人體需要的鈉主要從食物和飲水中來,食鹽、醬油、味精、醬料、醬菜和腌制食品等都可以提供較多的鈉,肉類和蔬菜也可以提供少部分鈉。正常成人每天鈉需要量為2200毫克,我國成人一般每日所攝入的食物本身大約含有1000毫克的鈉,還需要從食鹽中攝入的鈉為1200毫克左右。因此,在攝入各種食物的基礎上,再攝入3克食鹽就能基本滿足人體每天對鈉的需求。但是,我國居民食鹽的攝入量遠遠超過3克的水平,由此引發許多慢性病的危險性大大增加。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健康成年人一天食鹽(包括醬油和其他食物中的含鹽量)的攝入量以6克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