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烹飪中,我們為何要用調味料?
編輯:小敏 發布時間:2013/6/7
鹽是最早的調料。據史料記載,我國從商代開始就使用鹽來調味了。隨著時間的發展,人們對調料的要求越來越高,出現了土生土長的八角、花椒、桂皮、陳皮;隨著西方商人傳入的辣椒、胡椒、孜然……現在,國外飲食中的調料更是豐富著中國人的餐桌,小茴香、肉豆蔻、沙茶醬、咖喱、魚露……它們與中國富有地方特色的豆瓣醬、蝦醬、剁椒醬等一起,匯成了一曲奇妙而讓人驚喜不斷的美味交響樂。
調料不但給菜肴增添了酸、甜、咸、鮮等誘人食欲的味道,合理使用更對人的健康有益。
首先,調料能殺菌。比如我們在做涼拌菜的時候,通常都要加入蒜和醋,這樣不光能提升味道,增加香氣,更能起到殺菌的作用。
其次,調料能去腥。許多動物性食物中的腥味物質不但影響食欲,大量攝入還對健康不利。而調料中含有的物質,比如花椒、胡椒含川椒素,八角中含茴香醇、茴香醚,桂皮中含揮發油、有機酸等,它們均能使醛、酮等腥昧成分發生化學反應,使腥膻味減弱且能增香。再次,防腐。
另外,加入調料還能提高食物細胞的滲透壓,抑制細菌的生長。比如我們做的醬牛肉、咸菜、蜜餞都是這個道理。最后,調料還有藥用。比如冰糖能潤燥養肺、胡椒能健脾開胃、花椒能驅寒祛濕……根據調料的不同性味,搭配適當的食材,再根據人的不同需求食用,就能起到美味補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