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食品的營養標簽
編輯:杰杰 發布時間:2013/6/20
從今年1月1日起,我國《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開始正式實施,《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規定沒有標注營養成分表的食品禁止出售。一些細心的市民發現,現在海口的商場、超市等賣場內銷售的食品,已經標注了營養成分含量表。但對這些營養標簽,不少市民看不明白。
營養成分表到底是什么?據衛生部發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規定,預包裝食品(預先定量包裝或者制作在包裝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營養成分表標注的具體內容簡稱為“4+1”,“4”是指核心營養素,即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1”則指能量。比如一袋營養麥片,營養成分含量表上列明:每100克麥片含能量為1870千焦,營養素參考值%(NRV%)為22%;每100克麥片含蛋白質50克,NRV%為8%;每100克麥片含脂肪11。9克,NRV%為20%;每100克麥片含碳水化合物80克,NRV%為27%,每100克麥片含膳食纖維3。8克,NRV%為15%;每100克麥片含鈉289毫克,NRV%為14%。
營養專家介紹,根據這袋營養麥片標注的營養成分表,可以理解為,消費者吃掉100克麥片,即可獲取22%的能量、8%的蛋白質、20%的脂肪、27%的碳水化合物、15%的膳食纖維以及14%的鈉。
海南省人民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省營養學會常務理事黎藝介紹,食品標示營養標簽,就是要告訴消費者食品中營養成分的構成比,以引導消費者合理選擇,促進公眾膳食營養平衡和身體健康。他說,在各種營養成分中,并非是人們認為對身體有益的營養成分越多就越好,因為,某種營養成分過剩或某種營養成分缺乏,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因此,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應該認真閱讀營養標簽,結合自身身體情況選購食品。
一些特殊人群,如肥胖、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在選購食品時更應注意能量、脂肪、鈉含量等指標,高血壓患者應盡量選擇鈉這一營養素參考值低的食品,糖尿病患者應限制碳水化合物這一營養素參考值高的食品的攝入。
對于要控制體重的人來說,購買食品時,應留意查看其中含有的能量和脂肪,如果一個食品脂肪含量特別高,如100克中含有35克脂肪,它的能量一般也會特別高,在“占NRV%”這一欄,其中能量一行的數值越高,說明在攝入同等數量食品的情況下,這種食品更容易讓人長胖。
黎藝認為,無論是健康人群或是特殊人群,在食譜種類方面都應該盡量豐富,每天每餐都有變化,消費者需要綜合衡量各類食品的營養成分,盡量做到食物多樣搭配,平衡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