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烹調不要加堿
編輯:小敏 發布時間:2013/9/4
堿作為一種健康食品添加劑,常常被用于人們的日常烹飪中,很多食物由于加了堿而味美起來。殊不知,味美的同時,堿也給食物的營養造成了損害。
糧食、瘦肉等富含維生素B1或B2的食物。維生素B1與維生素B2都與體內的能量代謝密切相關,但它們在堿性條件下都特別容易損失。因此,如果想要保護營養,和面、煮粥、燉肉加堿都不是明智的選擇。但是,這些加堿食品也有一定優勢,比如加堿烹調的粥煮得更黏更軟,對于胃病患者有好處,特別是身體虛弱胃動力不足的情況。但吃了加堿食品,要適量增加其他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
綠豆、茶葉等富含多酚類物質的食物。黃酮類、茶多酚、花青素等多酚類物質不僅帶給食物鮮艷的顏色,而且都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可延緩衰老。多酚類物質在堿性條件會改變結構,抗氧化活性會降低。北方很多地區的自來水通常呈現弱堿性,因此在泡茶、煮綠豆湯時最好用純凈水,能更好地保證抗氧化物質的活性。
新鮮蔬菜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還能幫助多種礦物質吸收。維生素C在酸性條件下耐熱,堿性條件容易損失。烹調新鮮蔬菜時雖不會加入堿,但如果適當加入一點醋、番茄汁或檸檬汁,能更好地保護維生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