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疙瘩是我國北方人民常見的一種美食,南方人可能沒有聽說過。這是一種可葷可素、營養(yǎng)豐富、美味異常,并且可以填飽肚子的食物。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炒疙瘩的做法之一——肉丁時(shí)蔬炒疙瘩的做法。
用料:
主料:小麥面粉300克、五花肉150克、香菇50克、柿子椒50克、洋蔥50克、胡蘿卜20克、豌豆(鮮)30克。
輔料:水淀粉2湯匙、調(diào)料食鹽1茶匙、醬油1/2湯匙、雞粉1/2茶匙、蔥2小段、姜1小塊、蒜3瓣、料酒1/2湯匙、水適量。
做法:
1、面粉中加入少許鹽,用冷水和面。
2、和成稍硬的面團(tuán)后醒制1小時(shí)。
3、將醒好的面團(tuán)搟成約0、7厘米厚。
4、先切成一指寬的條,再切成正方形的小片。
5、切好的面疙瘩撒少許薄面抖散。
6、鍋中加水煮開后下入面疙瘩煮制,水開后,再加入一杯冷水,再次煮開后就可以撈出,過涼水后控干備用。
7、準(zhǔn)備蔬菜。
8、將蔬菜洗凈切成小丁,蔥姜切末,大蒜切小片。
9、將五花肉切成小丁后放入碗中,加適量的料酒、鹽、醬油、雞粉和少許水淀粉,抓勻腌制10分鐘。
10、炒鍋中加適量油燒熱后倒入蔬菜粒煸炒至7成熟盛出備用。
11、炒鍋中留少量底油加入腌制過的肉丁,炒制變色略有焦香。
12、加入蔥姜炒香后加入香菇丁。
13、蓋上鍋蓋以小火燜1、2分鐘,香菇變軟。
14、加入煮過的面疙瘩和炒過的蔬菜粒。
15、調(diào)入適量鹽、醬油雞粉翻炒均勻,最后加入蒜片炒出香味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