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櫚油是生活中的一種油,也有不少人把它作為日常的食用油來食用。那么,棕櫚油的危害有哪些呢?想必是很多人都關注的一個問題。現實中的食用油是有很多種的,比如菜油、豆油、花生油以及色拉油、豬油、還包括棕櫚油等等,這些油一般都是有人食用的。
棕櫚油介紹
棕櫚油是一種熱帶木本植物油,是目前世界上生產量、消費量和國際貿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種,與大豆油、菜籽油并稱為“世界三大植物油”,擁有超過五千年的食用歷史。
棕櫚油由油棕樹上的棕櫚果壓榨而成,果肉和果仁分別產出棕櫚油和棕櫚仁油,傳統概念上所言的棕櫚油只包含前者。棕櫚油經過精煉分提,可以得到不同熔點的產品,分別在餐飲業、食品工業和油脂化工業擁有廣泛的用途。東南亞和非洲作為棕櫚油的主要出產區,產量約占世界棕櫚油總產量的88,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尼日利亞是世界前三大生產國。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棕櫚油進口國,棕櫚油消費量每年約為600萬噸,占市場總量的20%。
棕櫚油的危害
但是相對于菜油、豆油、色拉油,食用豬油和棕櫚油的人還是比較少的,因為在大多數人眼里,豬油和棕櫚油都不是放心油,但是具體哪里有問題,他們有說不上來,知道的就是豬油的脂肪高。那么,下面就來說說棕櫚油的危害。
棕櫚油是一類脂肪酸的混合物,熔點為40度的棕櫚油(注:指要達40度才能熔化成液體的棕櫚油),只能用于做肥皂和化妝品;熔點為24度的,可以用來炸方便面和做糕點;熔點為12度的可以作為食用植物油。但現在市場最容易獲得的是熔點為24度的棕櫚油。這樣的棕櫚油,飽和脂肪酸含量比豬油還高,吃了易得冠心病、高血壓等病。
通常,消費者往往認為棕櫚油與椰子油相似,也含較高的月桂酸和肉豆蔻酸。這種誤解導致許多人認為食用棕櫚油是“不健康的”。因此給予棕櫚油一個“壞印象”。
下面關于棕櫚油的16個健康事實,將在棕櫚油對人類健康方面的營養特性上給予您啟發。這些事實是依據全世界眾多的研究中心和著名機構的研究成果。列出的文獻資料也是希望能幫助每一個人去進一步獲得有關棕櫚油營養特性方面更詳細、更準確的信息。
CAC:棕櫚油是17種擁有CAC領導下的FAO和WHO標的植物油中的一種。
食品:棕櫚油作為食品已有超過五千年的歷史了。
飽和脂肪酸:棕櫚油是由蒸煮和壓榨的方法,從棕櫚果的果肉里制取的。因為它不含大量的癸酸、月桂酸和肉豆蔻酸,飽和脂肪酸組分的含量較低,它與棕櫚仁油和椰子油有明顯的區別。
不飽和脂肪酸:棕櫚油含有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均衡,大約有44的棕櫚酸,5的硬脂酸(兩種均為飽和酸),40的油酸(不飽和酸),10的亞油酸和0.4的α-亞麻酸(兩種都是多不飽和酸)。
膽固醇:像其它植物油一樣,棕櫚油不含膽固醇。
烹調油:如今,棕櫚油作為烹調油、人造奶油和起酥油在全世界范圍內應用,同時也被加入到調和油里和各種食品里。
反式脂肪酸:對于大多數食品來說,棕櫚油不需要氫化,因此不會產生反式脂肪酸。
維生素A源:精煉棕櫚油含有豐富的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醇,應用于食品中具有維生素E的功能活性。紅棕櫚油含有豐富類胡蘿卜素,可以作為具有維生素A源功能來應用。
環狀聚合物:棕櫚油不需要氫化就是很好的煎炸油。它不像例如大豆油、玉米油和向日葵油這樣不飽和油脂,它不易氧化,而且能抵抗極性組分和環狀聚合物的形成。
食用油:棕櫚油像其它普通的食用油一樣是熱量的來源,也很容易消化、吸收和利用。在歐洲、美國和亞洲,新近的許多研究證實,當用棕櫚油替代飲食習慣中的大部分其它油脂時,血液中的總膽固醇沒有明顯上升。
高密度膽固醇:在上述的研究中,對人體有益的高密度膽固醇是明顯增加的或不變的。在血漿中的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主要風險指標,當棕櫚油作為主要膳食油脂時,該指標明顯減低。
改善膽固醇:棕櫚油已被證實,在當今的飲食推薦中成為必不可少的組分,使在飽和、不飽和及多不飽和脂肪酸之間達到一個均衡的比例。當人們的飲食有這樣均衡的脂肪酸比例時,就會改善膽固醇的總體比率。
胡蘿卜素:棕櫚油中含有的其它組分:類胡蘿卜素、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醇具有包括抗氧化性、抗癌和降低膽固醇等對健康有益的特性。另外,棕櫚油中類胡蘿卜素具有維生素A源的生物活性。
以上是有關棕櫚油的危害的介紹,想必大家心中都有了明確的答案了吧?我們要根據不同的熔點來選擇,這樣才能有利于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