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怎么吃才是最好的?我們知道,健康吃油才能有利身體健康,但是,像日常那些攤販,經常反復油炸東西,這種吃法是最不科學的,那么,怎么吃食用油才最合理呢?
食用油怎么吃才是最好的
煎若需要煎魚或炒菜,用苦茶油及特級初榨冷壓橄欖油相對穩定。
炒常用的冷壓橄欖油、花生油,只適合中、小火炒的烹調方式。
拌冒煙點低的油,僅適合拌炒或水炒,例如:葵花油、亞麻仁油。
芝麻油
白芝麻燃點低,適拌炒;黑芝麻可久煮、炒菜!
萃取自芝麻籽。黑麻油冒煙點較高(210℃)適合做菜、煮麻油雞,白麻油就是香油,冒煙點低(177℃)可用來拌菜。
特級初榨橄欖油
含有豐富營養素,油炸食物最穩定!
酸價低于0.8,油脂不易酸敗;發煙點高(210度)油炸食物表皮容易變酥,油脂不易滲入食物,對于遵循體重管理的人是最佳選擇。
苦茶油
最耐高溫的食用油!
這是很棒的油品。我的好友為了家人健康,持之以恒用苦茶油煮菜,孩子卻嫌味道不好;其實只要改用來拌面,或在胃痛時直接喝10c.c.就解決了。
椰子油
因散發淡淡椰香,較適合做甜點!
萃取自椰殼內的果肉,含有飽和脂肪酸,冒煙點為(232℃),通常只在做甜點時使用。
玄米油
又稱糙米油,不易吸附多余油脂!
冒煙點高達(254℃),能做較高溫的烹調,通常我用來煎魚、煎肉。
亞麻仁油
顏色較深,亞麻仁籽氣味濃郁!
營養價值高,冒煙點低(107℃),可淋在沙拉里、加在果汁里。需要放入冰箱冷藏保存。
葡萄籽油
有助抗氧化,煎炒都適用!
冒煙點(216℃),適合炒或煎的烹調方式,我通常用一般瓶裝的葡萄籽油制作魚松。
注1:橄欖油的純度與游離脂肪酸高低,是發煙點的關鍵,游離脂肪酸越高者發煙點越低;當油溫超過發煙點溫度,油的化學結構會改變。
注2:測定酸價意義:用來測量油脂中之游離酸含量;可表示油品本身酸敗的程度。
食用油和調和油的區別
可以吃的油都叫食用油(菜油、花生油,茶油、麻油等),而調和油是食用油的一種,主要是以菜油為主,再加以花生油等種油在里面,從而形成人每天所需的營養成份在里面
按新國家標準分:一級油、二級油、三級油、四級油。調和油不是油的等級,它通常是由兩種以上的食用油調和而成的。各企業生產的調和油多是執行其各自的企業標準,用菜籽色拉油、大豆色拉油和花生油、芝麻油按照一定比例調和在一起制成的。
如何選購食用油
一要看顏色,一般來說,精煉程度越高,油的顏色越淡。當然,各種植物油都會有一種特有的顏色,不可能也沒有必要精煉至沒有顏色。
二要看透明度,要選擇清澄透明的油,透明度越高越好。
三要嗅無味,取一、二滴油放在手心,雙手摩擦發熱后,聞不出異味(哈喇味或刺激味),如有異味就不要買。
如何保存食用油
根據食用油四怕(怕直射光,怕空氣,怕高溫,怕進水)的原理,我們在儲存食用油時就要注意避光、密封、低溫和防水了。此外我們還要注意一些小細節:
一、由于油的銷售周期較長,很多食用油進入消費者手中時就已經儲藏了一段時間了。因此一次不要買太多,油在儲存一段時間后,常易發生氧化酸化,氧化的脂肪不僅營養價值降低,還會產生有害物質,引發人體的衰老。
二、為了方便拿取,我們都習慣將食用油放在爐灶旁,這樣就會由于爐灶的高溫讓油脂的氧化反應加快,更容易酸敗變質。此外,油中的維生素A、D、E也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氧化,使其營養價值變低,甚至產生醛類、酮類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為此,油買回家后,儲存時應遠離熱源,可將其用深色而不是透明的小瓶罐分裝儲油,每次用完后要將瓶蓋擰緊,避免因不斷開關瓶蓋,油接觸空氣而氧化產生哈喇味。用過的油不要倒回瓶中與新油混合,用油時也要減少高溫、長時間煎炸。如果要將食用油長期保存不變質則應該把它盛放在干凈的玻璃或陶瓷器皿內,用蠟封嚴,置于通風干燥處。注意塑料桶不宜儲藏食用油!因為塑料中的增塑劑,能加速食用油的酸敗變質。也不要用金屬盛放油料,金屬與油脂在有氧條件下會加速油變質。另外不同時間加工的食用油或不同類型的食用油不宜混存,否則會影響油的味道和新鮮度。
食用油怎么吃才是最好的?看了文章之后,大家就都清楚了吧?但是,生活中也要適量食用食用油,食用過多易引起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高脂血癥及腦血管意外,不利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