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螄粉的來歷是什么?螺螄粉是哪里的特產呢?螺螄粉可能在北方,大家接觸不多,可能也就不太了解。只能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飲食文化也是如此。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科普一下螺螄粉的相關知識。
螺螄粉的來歷
柳州螺螄粉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但是這些柳州螺螄粉的由來傳說卻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柳州螺螄粉都是偶然被發明的,現在的柳州螺螄粉名滿天下。今天就為大家講講柳州螺螄粉的由來的幾個傳說。
柳州螺螄粉的由來傳說一:柳宗元的救命粉
螺螄粉起源于唐代,唐代文學家柳宗元被貶官來到廣西柳州任刺,由于心情不好、加上水土不服、不思飲食,身體欠缺,醫生不知所措。時任府中大廚師的周萬福也十分焦急,不知如何是好。一天,他到柳江邊洗菜時隨手撿回幾個螺絲,剛精心只做好一碗螺螄粉,柳宗元非常喜歡。從而柳州的螺螄粉歷時千年,旺銷不衰,成為歌仙劉三姐故鄉的傳統美味小吃。
柳州螺螄粉的由來傳說二:谷埠有夜市
上世紀70年代末,文革結束,民間商貿開始復蘇,谷埠街菜市(牛奶巷附近)逐漸成為柳州市內生螺批發的最大集散地,加之附近工人電影院的事業如日中天,數量眾多的散場觀眾從旁強勢拉動,谷埠街夜市也隨之形成。而柳州人嗜吃螺螄和米粉是一傳統,一些精明的夜市老板便開始同時經營起煮螺和米粉來。當時,人們尚未有今日我們這般豐盛美味的菜式可選,故而肚內油水無多。所以電影散場后,那些饑腸轆轆的食客們,不免有意或無意間地要求在自己點的米粉里加入幾勺油水甚多的螺螄湯,一同享用,這便慢慢形成了螺螄粉的雛形。后其配料和制作工藝經過不斷改良完善,逐步成型,一發不可收拾,并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發展到其第一個繁榮期,螺螄粉作為柳州原創招牌小吃的地位也得以確立和鞏固。這就是柳州螺螄粉的由來傳說之一。
柳州螺螄粉的由來傳說三:無巧不成書
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一天深夜,幾位外地人趕到柳州,饑腸轆轆中找到一家快要打烊的米粉攤點,可是米粉必用的骨頭湯已經沒有了,只剩一鍋煮螺剩下的螺螄湯,攤主情急之下,把米粉放到螺螄湯里煮,又加上青菜以及花生等配菜,這幾個外地人吃后,大呼好吃。攤主將此記在心中,逐步完善其配料和制作,遂慢慢形成了現在螺螄粉的雛形。這就是柳州螺螄粉的由來最有可能的傳說。
螺螄粉是哪里的特產
螺螄粉是廣西柳州最出名也最受大眾歡迎的小吃米粉。具有酸、辣、鮮、爽、燙的獨特風味,非常美味。螺螄粉的味美還因為它有著獨特的湯料。湯料由螺螄肉、三奈、八角、肉桂、丁香、辣椒等13種天然香料和味素、蔗糖等配制而成。
柳州螺螄粉的特點
配料:
螺螄湯料(菜市場有賣),酸筍,腐竹,辣椒粉,雞精,大料,沙姜,干棗,枸杞,香菇,豬骨,酸豆角,香菜,小蔥,酸辣椒,酸菜,花生米,青菜。
做 法:
1.柳州產的田螺(主)、豬骨(輔),大料,沙姜,八角,炒果,羅漢果(少量)、干棗,枸杞,香菇加水熬成湯;
2.腐竹油炸之后切塊待用;
3.趁炸完腐竹的油熱,將干辣椒(紅辣椒)放入油鍋內制作辣椒油,將辣椒油 加入豬骨、螺螄煮沸的湯里;
4.干鍋(不加油)炒干酸筍后加辣椒油、黃花菜、腐竹、鹽暴炒后待用;
5.清水燒開放入米粉煮好撈出裝碗,加入適量螺螄和辣椒油的湯、香油、灑上切碎的酸豆角、炒黃豆或炒花生、小蔥,香辣可口的螺螄粉就做好了。
螺螄粉的營養價值
螺螄粉中富含碳水化合物、膠質、腦磷脂、纖維素、卵磷脂、蛋白質、胡蘿卜素、各種維生素、鐵、鈣、磷等多種營養成分,既可以一飽口福,又可以保健養生。
螺螄粉的來歷就介紹到這里了,螺螄粉的歷史淵源很多,延續發展至今,方形成一套完整的特色小吃體系。現在也正在一特產小吃的身份在全國各地出現,可能因為其本身的“臭”讓不少加盟商對其做了改善,但也改變了正宗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