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肉質細嫩鮮美,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的等成分。那么冬季吃什么魚好呢?冬季吃魚的好處有哪些呢?請看下文詳細介紹。
冬季吃什么魚好
1、鯽魚
俗話說“冬鯽夏鯉”,立冬以后,正值鯽魚產卵期,肉肥籽多,滋味鮮美。鯽魚可開胃健脾、利水消腫、滋養通乳、清熱解毒,對治療脾胃虛弱、食少乏力、腎炎水腫、肝病腹水、產后缺乳、痢疾、便血等癥有直接或輔助療效。
鯽魚紅燒、干燒、清蒸、做湯均可,但尤以燉湯最為普遍。說到燉湯,鯽魚有3個好搭檔,那就是白蘿卜、豆腐和冬筍,用它們分別與鯽魚燉湯,不但味道鮮,而且營養好。需要提醒的是,鯽魚雖好,但并不適合所有的人,感冒發熱期間不宜多食鯽魚,陽虛體質和有內熱癥狀的人也不能食用。
2、小黃魚
農歷十二月的小黃魚,肉質肥美,鮮嫩無比,入口即化。黃魚肉嫩味鮮少骨,自古有“瑣碎金鱗軟玉膏”之譽。中醫認為,黃魚有和胃止血、益腎補虛、健脾開胃、安神止痢、益氣填精之功效;對貧血、失眠、頭暈、食欲不振及婦女產后體虛有良好療效。
優質的黃魚呈金黃色,有光澤,鱗片完整不易脫落,肉質堅實,富有彈性,眼球飽滿突出,角膜透明,魚鰓色澤鮮紅或紫紅,腮絲清晰。無異味。新鮮黃魚如果要儲存,先去除內臟和魚鱗,擦凈水分,放入保鮮袋,在冰箱冷藏室可保存2天。在冷凍室可長期保存。
3、草魚
草魚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對血液循環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草魚含有豐富的硒元素,經常食用有抗衰老、養顏的功效,而且對腫瘤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對于身體瘦弱、食欲不振的人來說,草魚肉嫩而不膩,可以開胃、滋補。
草魚與豆腐同食,具有補中調胃、利水消腫的功效;對心肌及兒童骨骼生長有特殊作用,可作為冠心病、學脂較高、小兒發育不良、水腫、肺結核、產后乳少等患者的食療菜肴。
4、鱔魚
在寒冷的冬季,患貧血的人很多,要注意補血。專家表示,鱔魚有補血的功效,能夠有效是治療貧血。黃鱔對糖尿病也有良好的治療作用。中醫認為黃鱔性味甘,溫,歸肝、脾、腎三經,有補益氣血、溫陽益脾、滋補肝腎、祛風通絡等功效。
黃鱔營養成分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并含鈣、磷、鋅、銅、錳、鉀、鎂等礦物質元素。而且,黃鱔含硒量很豐富,并含有黃鱔素等結合蛋白成分。鱔魚還適宜于婦女產后失血較多、血氣虧損,或大手術及大病后,體質受損而五臟虛衰所引起的氣少乏力、動則喘息、面色蒼白、多汗心悸、腰膝酸軟等癥。
5、帶魚
冬天的帶魚,最肥、最美。專家介紹,冬季是帶魚的捕撈旺季,這個時候的帶魚為越冬做準備,體內積蓄了脂肪,所以肉厚油潤,味道特別好。帶魚是一種常見的魚類,能夠很好的滋補體內五臟六腑,對于一些脾胃虛弱的患者具有很好的調養、保健作用。
帶魚肉嫩體肥、味道鮮美,只有中間一條大骨,食用起來方便,并且鮮食、腌制、冷凍都可以。帶魚的腥味很重,可以選用白酒去腥,味道比料酒要好。
6、鰱魚
鰱魚是冬季養胃的最佳選擇,用于緩解胃痛,常用于脾胃虛弱的治療。尤其適用于胃寒疼痛或由消化不良引起的慢性胃炎。對皮膚粗糙、脫屑、頭發干脆易脫落等癥均有療效,為溫中補氣、暖胃、潤澤肌膚的養生食品,尤適合冬天食用。
豆腐煮魚就是一種很好的搭配方式,兩種高蛋白食物的氨基酸得以互補。用鰱魚頭煲豆腐,既養胃又有抵御寒冷的功效。
7、鱸魚
鱸魚有越冬的習性,在江浙一帶,一般當年12月到次年3月,鱸魚是不進食的,僅依賴體內脂肪儲存的能量生存。冬天的鱸魚,只掉肥不掉肉,冬季養殖場停止喂食,水質也更清澈,魚肉的腥味淡了,味道更鮮美。
鱸魚含有豐富的、易消化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尼克酸、鈣、磷、鉀、銅、鐵、硒等。中醫認為鱸魚性溫味甘,有健脾胃、補肝腎、止咳化痰的作用。冬天,鱸魚肥腴可人,肉白如雪,魚肉細膩,是最好的品鱸魚季節。
冬季吃魚的好處
“冬天補一補,春天能打虎!闭f明冬天是適宜進補的季節,而魚則是進補的好水產食品,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價值極高。
首先,魚肉營養價值高。魚肉蛋白質含量高達18%左右,且屬于優質蛋白,人體吸收率高,其氨基酸含量也十分豐富和全面,包括人體必需的二十多種氨基酸。而豬肉的蛋白質含量僅4%左右,氨基酸也只有十余種。豬肉的脂肪含量為6%左右,是魚肉的2倍。同時,魚肉富含豐富的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D等和一定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
其次,魚肉具有益智、健腦等作用?茖W研究表明,人的大腦50%以上的物質是由不飽和脂肪酸構成,而魚肉脂肪絕大多數是不飽和脂肪酸,可為大腦的新陳代謝提供充足的營養,是促進大腦發達的最高物質,它有助于減少大腦的炎癥,保護大腦的血液供應。其中,金槍魚、松魚、烏賊等魚類中含有量多,而牛肉、豬肉脂肪中則沒有。
再次,多吃魚可減少患心臟病的危急性。大量的科學研究證實,魚肉富含蛋白質和歐米加三位多鏈不飽和脂肪酸,這種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液的粘稠度,防范心肌梗塞和中風,還可以降低體內甘油三脂的水平。
此外,多食魚肉還有助于保護視力。澳洲國立大學一位教授發表關于眼科學的研究報告指出,多吃魚可以防范隨年齡增長所發生的視網膜黃斑退化。
冬季天氣寒冷,人體需要更多更合理的營養為身體提供過冬所需能量,綜上所言,魚類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而且易被人體吸引,尤其適合老年養生保健和促進小孩生長發育。
冬季吃魚的做法
一、酸菜魚
原料:川酸菜,活鯉魚或草魚制作:
做法:
將活鯉魚(草魚)洗凈去骨,切片。用芡汁,鹽裹好,過油。瀝去余油;
川酸菜切小塊,略炒一下,根據個人口味稍加辣椒,填湯。待湯滾開后下入魚片同煮,至湯成奶白色,濃香撲鼻即可。(如果給寶寶吃,辣椒一定要少放。)營養小秘密:這道魚肉嫩湯鮮,做法簡單,是很家常的魚肴。尤其是懷孕女性也可經常吃,開胃。
二、剁椒魚頭
原料:胖頭魚頭1個(2斤)、湖南特制剁椒適量、味精3克、紅油10克、姜10克、蔥8克、白蘿卜片15克
做法:
1.將魚頭洗凈,去鰓,去鱗,從魚唇正中一劈為二。
2.將鹽、味精均勻涂拌在魚頭上,腌制5分鐘后將剁椒涂抹在魚頭上。在盤底放2-3片生姜和白蘿卜片,將魚頭放上面,再在魚身上擱切好的姜絲適。
3.上鍋蒸15分鐘,出鍋后,將蔥花撒在魚頭上,澆熟油,然后再放鍋里蒸2-3分鐘,即可食用。
三、酸菜燒帶魚
材料:
帶魚,酸菜,姜絲,辣椒絲適量調味料:色拉油,醬油,糖適量
做法:
將油燒熱,帶魚切塊入鍋煎熟,再用開水沖掉油分。
另起油鍋,爆香姜絲,辣椒絲,加入醬油,酸菜,帶魚,用小火煮至入味即可。
四、蔥油魚
原料:新鮮鳊魚一條,香蔥若干,油鹽味精料酒姜等調料備用。
制作:
鳊魚洗凈后放入清水中,加入鹽、料酒、姜等配料入鍋同煮。
取出煮熟的蝙魚,盛盤待用。香蔥切末同味精等調料撒在魚身上。
鍋內倒入色拉油加熱,將熱油倒在鳊魚身上,即成。
對冬季吃什么魚好,冬季吃魚的好處的介紹就到這了。冬季吃些魚肉,可以很好的補充營養,可以起到養生的作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