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骨頭,多數是指排骨和腿骨,排骨適合做菜,腿骨則適合熬湯。那么豬骨頭的營養價值有哪些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豬骨頭的營養價值
豬骨,很多報道直指其不具有補鈣的效果,這個暫且不討論,但是豬骨的營養價值是不能被抹去的。豬骨中含有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大量磷酸鈣、骨膠原、骨黏蛋白等營養元素,具有抗衰老、促進生長發育的作用。
對于豬骨頭是否具有補鈣的作用,網絡上貼上補上網友經過熬制豬骨頭后檢查湯中鈣含量的實驗,得出的結論都為豬骨頭不具有補鈣的效果。
但事實并不是這樣。網友的實驗數據沒錯,不過其缺少了最重要的一環,沒有建立加醋后的豬骨湯為對照組。
其實在豬骨湯中加入醋,能有效的令豬骨頭的鈣溶出,醋越多,鈣溶出的量越多。豬骨頭湯還是具有補鈣作用的。因此豬骨頭湯不僅具有抗衰老、促進生長發育作用,還具有補鈣的功效。
豬骨頭中的蛋白質含量也很豐富,其蛋白質高出奶粉23%,是豬肉的2倍,高出牛肉61%,是雞蛋的1倍多。
除了蛋白質含量豐富外,豬骨頭的鐵含量也是頗高的,為奶粉的9倍多,牛肉的8.5倍、豬肉的2.5倍、雞蛋的1倍多。因此常喝豬骨頭湯能起到防掉發、補血、增強免疫力、緩解疲勞等作用。
豬骨頭的做法
【淮山豬骨湯】
原料:豬骨、淮山、胡蘿卜、姜、鹽、料酒。
做法:
1、豬骨切小塊,清水浸泡洗凈,開水加少許料酒氽燙5分鐘,撈出洗去血沫。
2、淮山、胡蘿卜切滾刀塊,姜拍松。
3、湯鍋加適量清水,入豬骨、淮山、胡蘿卜、姜塊。
4、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煲2個小時。
5、湯好前十分鐘放入枸杞,出鍋放入適量鹽調味。
豬骨頭怎么做好吃
豬骨頭最普遍的做法是用來熬湯,無論是濃湯還是清湯都十分的滋味,而且營養豐富。熬湯是一件令人享受的事情,雖然在食材的處理上有些繁瑣,又是切又是洗的,不過在享受到靚湯的那一刻,又覺得一切都值了。豬骨頭用來熬湯的話,應該怎么做味道才贊呢?
第一步,處理豬骨頭很重要,在熬豬骨湯之前需要將豬骨頭放入熱水中焯3-5分鐘,然后舀出血沫,這樣的湯就會更加鮮美,而且不會帶有腥味,在焯豬骨頭的時候最好放入幾片姜,抹去豬骨頭的異味;第二步,選對材料,如果想和清甜鮮美的豬骨頭湯,那玉米、紅菠蘿是極好的選擇,如果想要達到補水的效果,用豬骨頭搭配白蘿卜很完美;第三步,放入湯料,如果不想豬骨頭湯熬出來后如清水般味道,多放入一些湯料,枸杞、蓮子、黨參、紅棗、麥冬等都是不錯,都很適用。
最后,熬豬骨頭湯的時候不妨滴入幾滴醋,這樣會令湯有點酸酸的味道,但又不會刺激味蕾,這樣做還能讓豬骨中的鈣融化出來。還有一點也很重要,熬豬骨湯的時候最好選用壓力鍋或者是砂鍋,這樣熬出來的豬骨頭湯更加入味,吃起肉來十分的軟綿。
以上就是豬骨頭的營養價值的相關介紹了,豬骨頭的營養價值豐富,豬骨頭做成湯,味道也是十分美味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