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竹筍,竹筍的新鮮竹子嫩芽,竹筍別名筍,為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食用部分為初生、竹筍嫩肥、短壯的芽或鞭。那么鮮竹筍怎么切呢?鮮竹筍的切法有哪些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鮮竹筍怎么切
1、剝殼后按配菜要求切片切絲均可。
2、先把它的外殼扒下來,在從中間切開,能后在切成片。
3、要看您打算怎樣烹飪。若是做油燜筍,則需要先斷成適當長度,然后順其長度方向切成條;若是爆炒鮮竹筍,則需要將竹筍一刨兩半,然后斜切薄片即可。
4、拿住竹筍根部,用刀從嫩頭斜著往下切,切一刀轉一下竹筍,一直到切完。
5、還有一種就是先橫著切,6、7厘米一段,像一個個圓筒,然后劈竹子一樣,把它切成4瓣或6-8瓣,看竹筍的粗細而定。
鮮竹筍的切法
切竹筍時候,一般根據自己搭配食材的不同和自己喜好,選擇適合的切法:
1、切片:大一點的春筍,將春筍剝殼后,去掉老根,豎著切成兩半,然后斜切成薄片。一般切的厚度為2-3mm。而如果是那種小一點的冬筍,一般先橫著切根部,直接切薄片,筍尖的部分再斜著切,這樣切出來的筍會大一點,做菜好看。
2、切塊:先橫著將竹筍切成若干6、7厘米厚的段,再把每段切成4-6塊,視竹筍的粗細而定。
3、切滾刀塊:握住春筍的根部,用刀從竹筍嫩的頭斜著往下切,每切一刀就將竹筍轉一次,一直到切完為止。
4、切絲:先將春筍按照切片的方法切成均勻厚度的片,再斜切成絲。
5、切丁:對于很細的小春筍,切丁很方便,直接橫著切成小段即可。如果是大春筍,則可以先切成兩半,再橫著切條,最后豎著切斷切丁。
竹筍食用禁忌
竹筍含有人體需要的營養素,但也含有人體不適用的成分,為草酸鹽。少年兒童不宜多吃,因為正處在成長發育期的未成年人,骨骼的成長需要大量的鈣質,而草酸鹽會影響機體對鈣質的吸收。
另外,竹筍乃寒性食品,有澀味,含較多的粗纖維,容易使胃腸震動加快,對于慢性胃腸炎不易康復。為了減少草酸鹽對人體的影響,食用時一般將筍在開水中煮5-10分鐘,經高溫來分解去掉大部分草酸鹽和澀味,撈出再配以其它食品烹飪。
竹筍類植物一般都含有一種叫生氰葡萄糖苷的毒素,如果未經烹煮或沒煮熟,毒素會轉化為不同物質,其中包括氰化氫,它會破壞細胞的呼吸作用,最終使細胞死亡。這類食物的中毒癥狀為喉道收緊、惡心、嘔吐、頭痛等,甚至更嚴重。
鮮竹筍怎么切?鮮竹筍的切法有哪些?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相關內容了,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竹筍不能生吃,單獨烹調時有苦澀味,味道不好,但將竹筍與肉同炒則味道特別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