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菜是通過晾曬、風干或人工脫水制成的蔬菜制品,便于長期保存且風味獨特。其制作工藝源于古代食物儲存技術(shù),如今廣泛用于燉湯、炒菜等傳統(tǒng)菜肴中。
1.常見種類與原料
(1)葉菜類干菜:如梅干菜(由芥菜或雪里蕻腌制后曬干)、干豆角。
(2)根莖類干菜:如蘿卜干、紅薯干。
(3)菌菇類干菜:如干香菇、木耳。其他:筍干、黃花菜干等。
2.制作工藝
(1)自然晾曬:蔬菜清洗后切分,平鋪于陽光下曝曬3-5天,需定時翻動。
(2)人工干燥:采用烘干機控制溫度(50-60℃)加速脫水,保留更多色澤。
(3)預(yù)處理:部分蔬菜需焯水或鹽漬(如梅干菜),以去除苦澀味并延長保質(zhì)期。
3.食用方法
(1)泡發(fā):多數(shù)干菜需冷水浸泡1-2小時(木耳、香菇等需更久),恢復(fù)柔軟質(zhì)地。
(2)烹飪用途:
①燉煮:干菜吸油性強,適合與肉類同燉(如梅干菜扣肉)。
②涼拌:泡發(fā)后的蘿卜干可加調(diào)料直接食用。
③提鮮:干香菇、干貝等可熬制高湯。
4.儲存技巧
(1)密封袋或玻璃罐保存,置于陰涼干燥處,避免受潮霉變。
(2)添加干燥劑(如食品級脫氧劑)可延長保質(zhì)期至1-2年。
5.營養(yǎng)價值與注意事項
干菜在脫水過程中會流失部分維生素(如維生素C),但膳食纖維、礦物質(zhì)(鉀、鐵)相對保留。部分鹽漬類干菜鈉含量較高,高血壓患者需控制食用量。泡發(fā)時建議多次換水以減少亞硝酸鹽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