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副曾經張貼在“謝家油坊”門楣上的對聯,道出了“山歌”這一品牌背后五代人百年間薪火相傳、接續創新的堅持與驕傲。
山東山歌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2000年5月,前身是萊蕪市山外山花生油廠,是一家傳承了百年非遺糊香榨油技藝,集有機種植、科技研發、生產加工、銷售貿易和生態旅游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加工龍頭企業。
濟南萊蕪高新區郭家溝村地處丘陵,風景優美、空氣清新,同時又是沙嶺土地,特別適宜花生生長,山歌產業園就坐落于此。優質的花生原材料搭配山歌的“傳統糊香食用油制作技藝”造就了山歌特色優質產品,山歌旗下糊香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調和油和各種花生制品以其優良的品質而深受消費者喜愛。
傳承百年非遺糊香
創新現代榨油工藝
“‘傳統糊香食用油制作技藝’是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創始于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距今已有133年的歷史,發源傳承于萊蕪高新區郭家溝村,山歌把這項非遺技藝傳承了下來并且正在不斷改良創新。”
山東山歌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梅木介紹:“傳統糊香食用油制作技藝可以簡要歸納為九大工序,也就是去皮、分揀、粉碎、蒸糝、炒糝、包糝、榨油、過濾、沉淀。”
“傳統糊香食用油制作技藝”較普通制油法具有三方面的獨特之處:一是原料考究,“糊香食用油制作技藝”所用原料均選自山歌當地沙嶺土壤種植的萊蕪花生,此地晝夜溫差較大,花生個大、顆粒飽滿、味甜,具備天然清香。二是先碾后蒸制取,加工所用原料在碾碎后進行蒸制,碾碎后的原米破壁后更加和空氣中的氧氣短時間結合。再用木籠蒸騰,當溫度達到100多度時,放進炒鍋炒熟,再把炒好的“糝”擠壓榨油。三是采取驟加熱方式,蒸炒過程中,采用驟加熱方式,使原料內之極性分子快速振蕩,使得分子間互相碰撞而產生大量的摩擦熱,從而達到里外同時快速均勻加熱的效果。
謝梅木自接手“謝家油坊”以來,通過組織專家論證和與老藝人實踐交流等方式深入挖掘整理了糊香食用油制作技藝。在他的帶領下,山歌食品結合現代科學檢測方法,從原材料種植管理到選料生產,從蒸炒壓榨到產品色澤,檢測不同地區的花生原料和所出油品成分,測試對比不同口感,反復實驗和科學論證,形成了一套融傳統與現代為一體的“現代糊香制油技藝”,使傳統糊香食用油制作技藝在創新發展中得以傳承。
山歌還先后建立了糊香制作技藝傳習基地、產品展銷廳,培養項目傳承人,建起一家榨油博物館,不斷豐富館藏,堅持免費開放。2018年,山歌在保留傳統技藝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在生產過程中運用臭氧脫毒技術有效去除了花生中存在的黃曲霉,提升了山歌花生油的品質。
訂單種植確保原料品質
科研攻關助力品牌提升
自成立以來,山歌食品始終將產品質量和品牌建設視為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為從源頭上確保產品品質,山歌食品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與農戶簽訂花生種植定單,直接帶動周邊花生種植戶5000余戶,扶持農村青年創業30余人,帶動當地經營個體農戶40多家,成立小企業6個,通過招工,解決200多人就業。
2011年,山歌以“科技研發+參觀旅游+青少年拓展訓練+有機種植”為經營模式,投資興建占地1000畝的現代有機農業莊園。原料貨源供應在家門口就能夠得到保證,從而降低了成品價格,提高了產品競爭力,為山歌的發展壯大提供了有利條件。
為了打造山歌品牌,謝梅木帶領團隊反復進行技術攻關,研發多項實用新型和發明專利,其中“臭氧脫毒榨油蒸炒鍋”徹底去除了黃曲霉,同時保留了小時候的糊香花生油的醇香味道。
2016年,山歌“傳統糊香食用油制作技藝”被認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年12月山歌公司改制為山東山歌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在齊魯股權精選版完成掛牌。2017年,山歌傳統糊香花生油入選第四批山東老 字,以糊香食用油制作技藝生產的高質量產品在山東16地市均有銷售,并影響和擴大到北京、上海、廣州、福建、香港、臺灣等地區,“山歌”花生油成了熱銷品牌。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深入發展,消費場景與消費主體也逐漸朝著多元化發展。山歌食品非常重視與時俱進,堅持在傳統技藝基礎上,做到與市場吻合,迎合新的消費需求,進行產品調整,自主創新產品。山歌食品深入挖掘傳統技藝和品牌內涵,弘揚創新實踐及工匠精神,不斷攻破難關,先后獲得多項自主研發實用新型和發明專利,增加產品技術競爭力,產品質量和品牌形象一步步提升,躋身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目前山歌逐步實現了機械化、現代化生產,在管理水平、產品質量、生產效率方面都有了顯著改善。針對市場發展現狀,我們還與營銷咨詢公司合作,對山歌產品結構與品牌形象進行了全面規范提升,強化產品的終端形象建設。”謝梅木說:“未來,我們將緊密圍繞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齊魯糧油’公共品牌,進一步深化山歌品牌打造,繼續在延續傳統的基礎上堅持創新,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安全、更滿意的食用油!”來源:油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