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派名角兒——八角
編輯:薇薇 發布時間:2013/5/18
八角,可是是個實力派,他在香料里是不可取少的,調味品中也是舉足輕重,在北方人口中被稱為大料,也為它奠定了在香料界的地位。
八角分春秋兩造,每年第一次開花所結的果實稱為“春八角”,第二次開花結的果實稱為“秋八角”。秋八角肥壯飽滿,皮紅色,氣味濃郁,品質較好。它是中國菜和東南亞地區烹飪的調味料之一,主要分布于中國大陸南方。
很多人都會把它和茴香混為一談,其實茴香分為大茴香和小茴香兩種。八角也叫大茴香,呈紅褐色,一般有8個角,并且每個角中有一個光滑的種子,所以叫八角。而小茴香只是一種小小的灰色菜籽,有點像稻谷的樣子,但小茴香的香氣濃郁倒不輸于大茴香,它的莖葉部分也具有香氣,一般在燉菜時使用,可以提高鮮味,也常被用作包子、餃子等食品的餡料。
八角的香氣來自其中的揮發性茴香醛,而其間所含的莽草酸(ShikimicAcid)則是制取抗流感藥物“達菲”的主要原料,也是引起流言說它可抗流感的原因。其實八角入藥極少,尤其是人工種植的八角,主要用于調味。一些野生八角,或者八角屬的植物,在民間會用來抗風濕,但是這種用途并不見于藥典。
雖然它個子小小,功效卻強,煮、炸、鹵、醬及燒都會用到,最常見于牛肉、兔肉、羊肉等菜肴。更是鹵水的絕對參演角色,無論是潮州白鹵水還是廣式鹵水,都缺不了它。燉肉時放入八角,它可以使肉味更加醇香;甚至在做上湯白菜時,加入鹽、八角同煮,就會令到白菜有濃郁的葷菜味。如果使用在腌料中,則是能以八角濃厚的香味,來為食材去腥提味。八角雖好,也別多吃,因為多食可能會傷目、長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