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豆制品比直接食用大豆更有養分
編輯:薇薇 發布時間:2013/7/8
大豆在我國古代就有種植,一直以來人們都知道大豆所含的養分物質較多,吃大豆,豆腐,豆漿等也成為了人們的飲食習慣。民間有“要長壽,吃大豆”的說法。確切,大豆含有豐盛養分素,具有高蛋白、高膳食纖維、高鈣、高鉀等特點,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目前在網上流傳著很多吃大豆的方法,如將大豆、黑豆、紅豆、腰豆裝進一只大碗,用凈水浸泡2小時,再加大米、紫米煮成的雜豆飯,對減肥瘦身有好處。將黃豆與排骨共同煮成的黃豆排骨湯有補腦強身的作用。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張國璽教授說,吃黃豆最好是做成豆漿或豆腐食用,由于整粒的黃豆不利于消化和吸收,可以凌晨用豆漿機自己制造豆漿,晚上用豆渣蒸窩頭。
凌晨將昨晚浸泡好的黃豆放進豆漿機中,接上電源,根據請求按一下電鈕,大約20分鐘后就可以飲用美味的豆漿了。做豆漿后所剩的豆渣千萬不可倒掉浪費,放進冰箱保存。晚上,用凌晨所剩的豆渣參加玉米面,但不要加水,再加適量的蘇打粉,做成窩頭蒸熟后食用。豆漿中含有豐盛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資,凌晨飲用可保證人體對養分素的需求;豆渣中主要是黃豆中的膳食纖維,用豆渣與粗糧玉米面做成窩頭晚上食用,不但能夠粗細糧互補,而且能夠增進胃腸道的蠕動,減少人體對脂肪的吸收,對防治高脂血癥和肥胖有益。
大豆的養分價值很高,但直接食用會影響蛋白質的吸收,造成腸胃脹氣等現象。食用整粒大豆其蛋白質吸收率大約65%左右,而加工成豆漿后吸收率可增長至92%~96%。在家中自制豆漿,還可以將綠豆、紅豆、黑豆、花生等其他種類的食品與黃豆一起混雜起來制成豆漿,各種食品的養分成分相互補充,使豆漿的養分素更為均衡。
喝豆漿的時候要留心干稀搭配,讓豆漿中的蛋白質在淀粉類食品的作用下,更為充分地被人體所吸收。假如同時再吃點蔬菜和水果,養分就更平衡了。豆漿屬涼性的,所以脾胃虛冷、腹瀉、腹脹的人要少喝或不喝。還應留心的是,自制的鮮豆漿要在24小時內喝完。